某份報紙上記載: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擠滿了歸心似箭的老兵他們流著眼淚拉高著嗓門拚了老命搶著為數不多的申請表不到十分鐘三千份表格即

( )351. 附表為「日治時期臺灣社會、政治運動發展表」,下列「時間排列」何者符合歷史順序?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甲丙乙丁 (D)丁甲乙丙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352. 老師在上完日治時期的政治、社會運動後,讓同學進行討論並發表。哪個同學所說有誤? (A)嘉偉:「工、農人雖被剝削,但無力發動反抗。」 (B)美如:「臺灣的抗爭由武力轉為和平爭取。」 (C)若凡:「總督府也因此調整了若干政策因應。」 (D)宗翰:「進入皇民化時期後被迫中止活動。」
答案:A
解析:農民有臺灣農民組合,工人有臺灣工友總聯盟的成立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53. 日治時期社會運動的發展有哪些?(甲)發行《臺灣民報》(乙)成立臺灣文化協會(丙)民選總統(丁)組成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戊)成立臺灣民眾黨 (A)甲乙丁戊 (B)甲丙丁戊 (C)乙丙丁戊 (D)甲乙丙丁
答案:A
出處:南一配套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54.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是日治時期臺灣民間發起的請願運動,先後發動多次請願,歷時十餘年。該運動的主要目的為何? (A)希望透過合法政治力量為臺灣人民謀利 (B)意欲將日本勢力驅離臺灣 (C)帶頭人士追求自身利益為主 (D)爭取降低稅收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55. 日治時期,經常出現日本資本家壓榨臺灣蔗農權利的情況。直至何時,才有蔗農組織團體進行抗爭,要求自身權利的情況出現? (A)1890年代 (B)1900年代 (C)1910年代 (D)1920年代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56. 林獻堂、蔣渭水等臺灣新知識分子倡組團體,推動社會運動。他們最重要的訴求為何? (A)促進臺灣經濟發展 (B)推翻日本統治 (C)反對不合理的殖民統治 (D)改善臺灣民眾的生活習慣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57. 日治時期組織臺灣文化協會,鼓吹新文化、反對日本統治;1921~1934年又發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從事和平的社會運動;1927年組織成立臺灣史上第一個合法政黨。上述是誰的事蹟? (A)羅福星 (B)楊肇嘉 (C)蔣渭水 (D)林獻堂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358. 臺灣文化協會為啟迪民智,主要活動有哪些?(甲)設立讀報社(乙)發行報紙(丙)辦日語演講比賽(丁)舉行巡迴文化演講會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答案:B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359. 明樺的曾祖父是日治時期的讀書人,他可能會經歷以下哪件事? (A)臺灣議會的廢除運動 (B)《臺灣民報》刊行 (C)臺灣獲得全面自治 (D)鼓勵女子纏小腳
答案:B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60. 郭阿宏想參選第一屆臺東的地方議員選舉,他提出有利地方的政見,並積極拜票,終於當選成為第一屆臺東的地方議員。此次選舉應該是在何時舉辦的? (A)1905年 (B)1935年 (C)1945年 (D)1950年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361. 姚小六是日治時期的臺灣商人。他對臺灣民眾權益受到日本的限制,以及農民與勞工受到資本家的壓迫感到忿忿不平,希望能改善這些問題。下列哪個組織的宗旨與他的目標最為接近? (A)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B)臺灣文化協會 (C)臺灣民眾黨 (D)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62. 在知識分子的極力爭取之下,總督府終於開放地方議員選舉。下列何者不是此時選舉的特色? (A)全面普選 (B)僅開放半數議員名額 (C)是臺灣史上首次的選舉 (D)是有限度的地方自治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63. 1920年代中期後,臺灣的農、工業都有發展,但為何農民與工人會組織團體進行反抗行動? (A)利益全體人民共享 (B)利益都由日人獨占 (C)保甲組織獨占利益 (D)利益由臺灣商人獨享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64. 爺爺跟孫子志強說道:「日治時期,我參與臺灣首次的地方代表選舉,用選票支持心目中理想的候選人。」此情景應發生在下列哪個年代? (A)1900年代 (B)1910年代 (C)1920年代 (D)1930年代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365. 日治時期,蔣渭水曾寫作一篇《臨床講義》,針對當時臺灣現狀開立一份診斷書,其中部分內容如下:

他開這個處方的目的何在? (A)要求臺灣人參與政治 (B)希望成為真正的日本人 (C)向總督府爭取自治權 (D)希望以文化活動喚起民智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66. 下列有關日治時期臺灣的敘述,何者正確? (A)總督府有根絕臺人吸食鴉片問題的決心 (B)知識分子最初發起「設置臺灣議會請願運動」 (C)臺北帝國大學為今國立臺北大學 (D)日治時期臺灣人口有減少的趨勢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67. 臺灣在日治時期,懷抱濃厚的鄉土感情,經常舉辦通俗講習會以啟迪民智,並且向日本國會請願要求政權的先賢為誰? (A)余清芳、丘逢甲 (B)唐景崧、丘逢甲 (C)劉銘傳、林獻堂 (D)林獻堂、蔣渭水
答案:D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368. 小華想要撰寫一部《日治時期臺灣人物誌》,書中介紹蔣渭水的部分,應該如何撰寫才正確? (A)從事衛生教育,改變生活習慣 (B)領導社會運動,追求地方自治 (C)從事經濟建設,富裕國計民生 (D)領導武裝抗日,爭取臺灣獨立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69. 日治時期,臺灣政治社會運動促使民眾政治意識大開,在臺人努力之下終於爭取到地方自治的機會。下列對日治時期地方自治的描述,何者有誤? (A)請願人士組成臺灣地方自治聯盟追求地方自治 (B)在1920年代落實地方自治 (C)只獲得了「半自治」的成果 (D)自治、普選、參政權等概念普及於社會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70. 日治時期,1920年代臺灣的社會政治運動,雖未能完全成功,但已將哪些民主政治的基本觀念普及於社會?(甲)自治(乙)普選(丙)參政權(丁)公投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丙丁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71. 有關1930年代總督府所辦理地方民代選舉之實際情形,哪個描述與史實不符? (A)議員半數官派,半數民選 (B)選民資格受限,僅有少數男性公民有投票權 (C)是臺灣人參與的第一次選舉 (D)臺灣達成全面的地方自治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72. 日治時期有一首《臺灣自治歌》:「……阮是開拓者,不是憨奴才。臺灣全島快自治,公事阮掌才應該。」歌詞中所表達臺灣自治的夢想,直到何時才得以落實? (A)霧社事件後 (B)西來庵事件後 (C)內地延長政策時期 (D)皇民化運動期間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73. 臺灣人在摒棄武裝的抗日之後,改採以政治社會改革為主要路線,而知識分子是改革很重要的推手。這些知識分子的覺醒是受到何種思潮的刺激? (A)新文化運動 (B)民族自決 (C)科學革命 (D)啟蒙運動
答案:B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74. 近年來每逢2月28日這天,政府與民間皆會舉辦追思紀念會,悼念事件中的受難者。事件發生時,負責執行臺灣政務的最高行政單位是下列何者? (A)臺灣省政府 (B)國民政府 (C)行政長官公署 (D)臺灣總督府
答案:C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75.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行政長官因具備了行政、立法、司法與軍事大權於一身,其權力相當於日治時期的何種身分? (A)天皇 (B)總督 (C)警察 (D)保甲
答案:B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應用
能力指標:2-4-1
( )376. 二次大戰後,國民政府被迫遷臺的主要原因為何? (A)韓戰爆發 (B)二次大戰勝利 (C)中日戰爭戰敗 (D)國共內戰失利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377. 附表的四面旗幟均曾出現在臺灣,其在臺灣飄揚的先後順序為何? (A)甲丁乙丙 (B)乙丙丁甲 (C)甲乙丁丙 (D)乙甲丙丁

答案:A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78. 政府成立專案小組探討真相,明定二月二十八日為什麼紀念日? (A)勞動紀念日 (B)光復紀念日 (C)和平紀念日 (D)民主紀念日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379. 民國三十八年,中華民國政府由中國撤退來臺的原因為何? (A)臺灣戰略地位重要,故以之為首都 (B)臺灣在日治時期已高度發展,故以之為首都 (C)中華民國政府於國共內戰中失利,被迫遷臺 (D)中國開發殆盡,不似臺灣前程似錦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380. 二二八事件是歷史的傷痛,對臺灣日後的發展與族群融合產生不良的影響。我們應該對此事件有什麼省思? (A)我們都是臺灣人,應該不分省籍與族群 (B)具有意義的節日,因為我們又多了一天國定假日 (C)臺灣人是二二八事件的受害者,我們應該把外省人趕離臺灣 (D)二二八事件已經是歷史,我們應該將此事淡忘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 )381. 臺灣是在民國幾年,脫離日本的殖民統治,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 (A)三十二年 (B)三十三年 (C)三十四年 (D)三十五年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382. 民國三十六年,臺灣發生不幸的「二二八事件」,當時臺灣行政長官是何人? (A)魏道明 (B)吳國楨 (C)陳誠 (D)陳儀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383. 每年到二月二十八日,政府以及政黨都有二二八事件的追思紀念會。二二八事件發生於哪個時期? (A)荷治時期 (B)清領時期 (C)日治時期 (D)國民政府時期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384. 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戰敗投降,臺灣從此歸屬中華民國。當時中國由哪個政府統治? (A)廣州政府 (B)軍閥政府 (C)國民政府 (D)清朝政府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385. 臺灣全省有不少二二八事件的紀念碑,每年也都有相關的紀念活動。二二八事件的爆發與下列何者有關? (A)實施戒嚴,逮捕士紳 (B)查緝私菸,誤殺民眾 (C)國共內戰,共黨作亂 (D)軍紀不佳,四處劫掠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386. 臺灣光復初年,行政長官權力極大。行政長官可執行下列哪些權力?(甲)行政(乙)立法(丙)司法(丁)監察(戊)軍事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戊 (C)乙丙丁戊 (D)甲乙丁戊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387. 臺灣光復初期,陳儀擔任行政長官,其權限幾乎與何者相同? (A)清領後期的臺灣巡撫 (B)臺灣民主國的總統 (C)日治時期的警察 (D)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88. 國民政府在日本投降之後,為順利進行接收與治臺事宜,成立哪個機構? (A)臺灣總督府 (B)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C)臺灣調查委員會 (D)警備總部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389. 臺灣光復初期,陳儀為切斷臺人與日本的關係,採取許多文教措施。在人事任用與社會經濟上也有變動。當時成立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高級長官與地方首長,多由來自何處的人士擔任? (A)臺灣 (B)日本 (C)美國 (D)中國大陸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390. 我國國定假日「和平紀念日」是為了紀念哪個日子? (A) 10月10日 (B) 1月1日 (C) 2月28日 (D) 12月25日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391. 二二八事件對臺灣的政治、社會影響深遠,雖然事件的發生背景複雜,但引發事件的導火線為何? (A)私菸的取締 (B)《戒嚴令》的頒布 (C)發動動員戡亂 (D)退出聯合國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392. 「……貪官汙吏花天酒地、政治混亂黑天暗地、物價飛漲呼天喊地」,上述「五天五地」的說法描繪的是臺灣哪個時期的社會? (A)光復初期 (B)日治時期 (C)葡人據臺時期 (D)遷臺時期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393. 附圖是位於臺北市某公園的紀念碑,政府官員也曾經在此地正式向該事件的受難者家屬致歉。該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哪個事件? (A)霧社事件 (B)美麗島事件 (C)苗栗事件 (D)二二八事件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394. 江老師看到有一則故事說到:「有一個中國大陸來的人,看見臺灣當地的人只要把水龍頭打開水就會流出來,於是去水電行買了一個水龍頭貼到牆壁上,但打開水龍頭後水並沒有流出來,因此他氣得把水龍頭拿回去還給老闆並且大罵老板是個奸商,賣了劣質的貨品給他,又不肯退錢。但老闆認為是大陸人連水龍頭底下還需要有水管這樣的常識都不知道,不能怪別人。兩個人由於語言不通,因此最後大打出手。」這種大陸人與臺灣人常因生活習慣不同而發生層出不窮的糾紛事件,是以什麼時代背景寫的故事? (A)清末明初 (B)荷據時期 (C)日治時期 (D)光復初期
答案:D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應用
能力指標:2-4-1
( )395. 民國八十六年在某一紀念碑的落成典禮上,主席致詞時說:「希望臺灣五十年前的悲劇永不再發生,因此事件而喪失寶貴生命的本省籍與外省籍同胞,其英靈能得到最大的慰藉,也希望日後我們永遠沒有省籍問題……。」上述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哪個歷史事件? (A)臺灣光復 (B)美麗島事件 (C)二二八事件 (D)霧社事件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96. 光復初期,臺灣流行「五天五地」的說法,即「盟軍轟炸驚天動地、臺灣光復歡天喜地、官員接收花天酒地、政治混亂黑天暗地、民生痛苦喚天叫地」。由於上述現象導致什麼事件的發生? (A)美麗島事件 (B)白色恐怖事件 (C)霧社事件 (D)二二八事件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97. 臺灣光復初期發生的二二八事件,對臺灣的政治發展與族群融合帶來不良的影響。該事件爆發的導火線為何? (A)共黨叛亂 (B)取締私菸 (C)土地改革 (D)選舉不公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398. 臺灣光復初期,人民生活與日治時期相比未見改善,甚至更為困苦,其原因不包括下列何項? (A)臺灣人不喜工作,將生活水平拉至最低 (B)政府徵調臺灣糧食、物資運往大陸 (C)外省籍同胞與臺人間語言、教育背景與風俗習慣差異甚大,溝通困難 (D)戰爭末期遭破壞的工廠、交通等設施仍未能復原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399. 發生在民國三十六年的二二八事件對後來的臺灣歷史有著重大的影響。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為何? (A)菸酒公賣局緝私官員查緝私菸不當 (B)外省籍軍人與臺籍民眾發生衝突 (C)陳儀擔任臺灣行政長官兼任警備總司令施行高壓統治 (D)臺灣通貨膨脹與失業問題嚴重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00. 二二八事件後,政府採取許多措施希望彌補過失。下列哪個措施的施行與此事件有關? (A)將行政長官公署改為省政府 (B)將行政長官陳誠調離臺灣 (C)組織二二八事件調解委員會 (D)宣布《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01. 臺北市某公園內有座石碑記載:「陳儀肩負接收治臺重任,卻不諳民情、施政偏頗、歧視臺民;加以官紀敗壞、產銷失調、物價飛漲、失業嚴重。民眾不滿情緒瀕於沸點……勒石鐫文,旨在告慰亡者在天之靈,平撫受難者及其家屬悲憤之情,並警示國人引為殷鑑。」碑文中的事件是發生於哪個時期的歷史事件? (A)日治時期 (B)清領後期 (C)臺灣光復初期 (D)中華民國政府遷臺時期
答案:C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02. 「閩臺通訊社」曾引述臺灣某一時期的流行語:「盟軍轟炸『驚天動地』,臺灣光復『歡天喜地』,貪官汙吏『花天酒地』,政治混亂『黑天暗地』,物價飛漲『呼天喚地』。」這個流行語反映的時代背景,導致下列哪件史事的爆發? (A)美麗島事件 (B)退出聯合國 (C)二二八事件 (D)實施戒嚴法
答案:C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 )403. 「臺灣光復真吃虧,餓死同胞一大堆,物價一日一日貴,阿山(大陸人)一日一日肥。」此民謠因何事而產生? (A)大陸淪陷,百萬大軍渡臺,社會秩序失控 (B)官員貪汙腐化,臺灣人民生計急速惡化 (C)臺灣人有懷「日」情節 (D)農產歉收,引起饑荒
答案:B
解析:(A)民國三十四年臺灣光復,三十八年大陸才淪陷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04. 隨著「二二八」紀念碑在臺北新公園舉行落成典禮後,延宕多年的「二二八」事件,終於以平和、理性的結局落幕了,各界都期盼臺灣社會能因此揮別幾十年的陰影與悲痛,值此關鍵時刻,我們更應該對此歷史事件,有正確而充分的認識。下列關於二二八事件的敘述,何者正確? (A)行政長官公署組織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B)導火線為查緝販毒的衝突 (C)陳儀請中央派軍來臺鎮壓 (D)政府至今仍拒絕承認處理失當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05. 光復初期,社會上流行的「五天五地」說法,可看出當時社會的什麼現象? (A)經濟發展良好 (B)官吏貪汙 (C)民豐物足 (D)社會安定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06. 光復初期,「政治混亂黑天暗地」是指當時政治局勢出現混亂局面,下列何者為非? (A)部分接收官員趁機貪汙 (B)政府要職多由「外省人」擔任 (C)八二三炮戰影響下,人心惶惶 (D)行政長官集行政、立法等大權於一身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07. 附圖是1940年代某篇談論「米荒」發生原因的報導。當時為何發生「米荒」? (A)颱風肆虐,農產品損失慘重 (B)戰爭破壞,政府徵調臺灣糧食運往大陸 (C)戰爭破壞,政府徵調糧食賣給日本 (D)政府為了利益,將糧食外銷歐美各國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08. 火土伯是臺灣戰後初期的臺灣人。下列哪種情景火土伯沒有經歷過? (A)通貨膨脹 (B)市場上到處都是中國進口的糧食 (C)政府將香菸列為專賣,查緝私菸 (D)與大陸來臺人士語言不同,溝通不良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09. 下列有關臺灣光復初年的政治社會情況,何者正確? (A)首任行政長官為蔣中正 (B)設立臺灣總督府管理 (C)高級長官與地方首長多由外省籍人士擔任 (D)軍警、官員風紀嚴謹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10. 前總統李登輝在任時,曾針對二二八事件成立調查委員會做深入的調查,並向罹難者的家屬致歉。政府這樣大規模的動作,是因為二二八事件給臺灣最大的傷害為何? (A)造成臺灣人口大量銳減 (B)臺灣經濟因此急速下滑 (C)臺灣成為共產主義國家 (D)臺灣的族群產生分裂
答案:D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 )411. 臺灣光復初期經濟情況十分不良,以下哪項因素並非造成此種情形的重要原因? (A)貨幣貶值 (B)戰後復原速度緩慢 (C)戰爭賠償金額過大 (D)物價飛漲
答案:C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 )412. 臺灣史上的省籍衝突處處可見,下列事件何者為非? (A)漳泉械鬥 (B)霧社事件 (C)二二八事件 (D)閩粵械鬥
答案:B
解析:(B)原住民的抗日事件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 )413. 臺灣光復初年,臺灣百姓由熱烈歡迎國民政府變成失望、怨恨的原因為何?(甲)經濟問題日益惡化(乙)政治待遇不公,官員多由外省籍人士擔任,且享有較高待遇(丙)臺民與外省籍人士風俗不同、語言不通(丁)部分軍警官員風紀敗壞,引起臺人不滿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丙丁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 )414. 民國七十九年,政府成立「二二八專案小組」探討二二八事件的真相,並明定2月28日為和平紀念日,希望可以讓二二八事件所造成的傷害落幕。政府雖致力於還原真相,並向受難家屬致歉,但二二八事件所造成的何種問題,卻是阻礙臺灣民主發展與社會融合的一大障礙? (A)省籍情結 (B)經濟危機 (C)政治衝突 (D)國際地位降低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 )415. 「保密防諜」、「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等標語出現於哪種氣氛下的臺灣? (A)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 (B)兩岸政治僵局 (C)處在日本統治下 (D)二二八事件發生時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16. 在戒嚴期間,誰欲結合本省與外省籍的精英籌組政黨,卻遭逮捕,因而喧騰一時? (A)黃信介 (B)胡適 (C)雷震 (D)施明德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17. 亭亭在《漫畫臺灣史》中看到如附圖這幅漫畫,在民國31~49年間,情治人員常以各種罪名逮捕批評時政的人,形成臺灣史上的什麼時期? (A)赤化時期 (B)白色恐怖時期 (C)冷戰對峙時期 (D)解嚴以後

答案:B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記憶
能力指標:2-4-1
( )418. 為了應付國共內戰的緊急狀況,國民大會於民國三十七年制定哪條法律作為規範? (A)《中華民國憲法》 (B)《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C)《懲治盜匪條例》 (D)《中華民國刑法》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19. 民國三十八年,中華民國政府為確保局勢穩定,在臺灣頒布《戒嚴令》,限制人民的自由,其中不包括下列何者? (A)職業選擇 (B)集會遊行 (C)興趣結社 (D)出版著作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2
( )420. 中華民國政府何時開始實施地方自治,開放地方首長及民意代表的選舉,奠定了臺灣民主政治的初步基礎? (A)臺灣光復初期 (B)二二八事件爆發時 (C)政府遷臺初期 (D)退出聯合國以後
答案:C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21. 中華民國政府通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與宣布戒嚴,都是因為哪個戰事緊急所致? (A)八二三炮戰 (B)國共內戰 (C)二二八事變 (D)太平洋戰爭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22. 民國三十八年五月,臺灣局勢非常緊張,之後長達三十八年的時間,《憲法》賦予人民的言論、集會、結社、出版等自由大受限制。這是因為政府發布下列哪項法令所致? (A)《戒嚴令》 (B)《動員令》 (C)《配給令》 (D) 《查緝令》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23. 因為創辦《自由中國》雜誌及組織中國民主黨的關係,他被政府判刑,為了不被波及,甚至連他的家人生病都沒人敢幫忙醫治。「他」是指誰? (A)雷震 (B)陳儀 (C)呂秀蓮 (D)施明德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24. 戰後臺灣的政治情況,主要受限於哪兩項法律條文,使得民主政治無法順利發展? (A)《特別臨時條款》、《戒嚴令》 (B)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戒嚴令》 (C) 《憲法》、《六三法》 (D) 《臺灣關係法》、《戰時條例》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25. 凱倫在學校禮堂聽了一場演講,主講者提到臺灣當時政府限制人民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自由,實施黨禁、報禁,並鼓吹「保密防諜,人人有責」。上述是指臺灣哪時期的社會現象? (A)戒嚴時期 (B)日治末期 (C)國共內戰 (D)日治初期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26. 國民政府通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與宣布戒嚴,都是因為哪個戰事緊急所致? (A)八二三炮戰 (B)國共內戰 (C)二二八事變 (D)太平洋戰爭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27. 大安導演想拍一部以臺灣民國三十年代為背景的時代劇,下列何者不可能是他的取景? (A)遭美軍轟炸,民眾躲進防空洞 (B)投票進行首任省長選舉 (C)參與二二八事件 (D)在街頭看到美軍第七艦隊的官兵
答案:B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應用
能力指標:2-4-1
( )428. 依據下列何項條款,使蔣中正得以連任五任總統不受限制? (A)《臨時約法》 (B)《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C)《憲法修正條例》 (D)《戒嚴令》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29. 1960年9月4日,情治單位警備總部逮捕《自由中國》雜誌發行人雷震、編輯傅正、經理馬之驌、會計劉子英等人,隨後以「知匪不報」、「為匪宣傳」等罪名判處雷震十年刑期,馬之驌感化三年等。上述事件反應出臺灣當時何種社會狀況? (A)地方民亂眾多 (B)白色恐怖期間,政府對民主政治的壓抑 (C)百姓多掩護在臺匪諜,希望中共可以統一臺灣 (D)共產思想已滲透進入臺灣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30. 國民政府來臺後,臺灣實施過兩次戒嚴,第一次是1947年,為時約1個月;第二次是1949-1987年,為期三十八年。國民政府在戒嚴時期用何種法條管理臺灣百姓? (A)《中華民國憲法》 (B)《建國大綱》 (C)《三民主義》 (D)《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戒嚴令》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31. 中華民國憲法規範與保障國民的各項權利,受到何者的影響,部分條文遭到凍結,直到民國八十年才恢復? (A)《戒嚴令》 (B)《六三法》 (C)《憲法增修條文》 (D)《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32. 臺灣戒嚴時期,政府限制人民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與行動自由,影響了政治民主化的推動,但仍有許多「黨外」人士致力於政治改革運動,其中最著名的以民國六十八年發生的哪個事件為代表? (A)美麗島事件 (B)霧社事件 (C)牡丹社事件 (D)孫立人事件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33. 《自由中國》雜誌的創辦人欲結合本省與外省籍菁英籌組政黨,後來卻被以「知匪不報」和「為匪宣傳」的罪名被逮捕。《自由中國》的創辦人為何人? (A)施明德 (B)孫立人 (C)雷震 (D)許信良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34. 中華民國的創建,是以建立民主共和為目標。但下列的哪些作為,限制了我國民主政治的發展?(甲)實施地方自治(乙)實施戒嚴(丙)頒布《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丁)中央民意代表的改選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 )435. 某一時期國民政府對整個社會進行嚴厲控管,民眾為了不被冠上「包庇匪諜」的罪名,對任何事務都小心翼翼。這和哪項法律的實施有關? (A)《六三法》 (B)《戒嚴令》 (C)《通敵條款》 (D)《刑法》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36. 敏惠是生活在民國五十五年的臺灣人。下列有關於她生活情況的描寫,何者正確? (A)她和鄰居時常議論政治 (B)她與友人創立公益團體 (C)她上街參加反核的遊行 (D)她買的報紙受政府管制
答案:D
解析:戒嚴時民眾的集會、結社與言論自由皆受限制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37. 「以前,臺灣有個『萬年國會』的政治神話,由一群永遠不用改選的資深人士所組成,他們的民意基礎,來自中國各個省分,但卻代表臺灣人決策了四十多年。」這些「資深人士」指的是何者? (A)鄉鎮市長 (B)地方民代 (C)中央民代 (D)村里鄰長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38. 過去有段時間,臺灣人民有話不敢說,怕遭情治單位的逮捕,未審先判的例子時有所聞。這種白色恐怖的統治出現在哪個時期? (A)民國二十、三十年代 (B)民國四十、五十年代 (C)民國六十、七十年代 (D)民國八十、九十年代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39. 民國六十八年發生的「美麗島事件」,其主要的訴求為何? (A)政府解嚴 (B)開放三通 (C)實施地方自治 (D)建立新政府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40. 戒嚴時期,政治改革運動仍未停擺。黨外人士在高雄遊行,不料竟演變成流血衝突,之後被判刑入獄。上述是臺灣史上的哪個事件? (A)二二八事件 (B)美麗島事件 (C)中壢事件 (D)霧社事件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41. 在民主政治的發展上,由於下列何者的發生,使得黨外運動進入政黨競爭的新階段? (A)二二八事件 (B)美麗島事件 (C)野百合學運 (D)民主進步黨的成立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42. 民國六十八年,某雜誌社在高雄舉行群眾集會遊行,呼籲政府解嚴,結果與軍警爆發流血衝突,許多黨外人士陸續遭到逮捕。上述是哪個事件? (A)雷震事件 (B)二二八事件 (C)牡丹社事件 (D)美麗島事件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43. 下列何者為我國人民直接選舉的第一任總統、副總統? (A)蔣經國、李登輝 (B)李登輝、李元簇 (C)李登輝、連戰 (D)陳水扁、呂秀蓮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44. 臺灣政治民主化之後,政黨的活動非常蓬勃,何人當選總統、副總統之後,開啟了首次政黨輪替的新局面? (A)陳水扁、呂秀蓮 (B)李登輝、連戰 (C)連戰、宋楚瑜 (D)許信良、施明德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45. 中華民國自行憲以來,總統皆由國民大會代表選出,自民國八十五年開始,改用何種方式產生總統? (A)有身分地位的民眾才有選舉權 (B)各縣長推派代表競選 (C)全民直選 (D)立法委員投票選舉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46. 臺灣第十二屆的總統大選已經落幕,針對臺灣史上總統的相關敘述,附表中何項資料有誤?

答案:D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記憶
能力指標:2-4-1
( )447. 在臺灣民主化過程中,下列何者是蔣經國總統主政時期的重大措施? (A)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 (B)宣布解嚴 (C)縣市首長改為直接民選 (D)宣布動員戡亂時期終止
答案:B
解析:(A)(D)李登輝;(C)蔣中正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48. 《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廢除之後,臺灣政治出現了幾項重要的發展,下列何者錯誤? (A)回歸正常的憲政體制 (B)全民參政 (C)政黨輪替 (D)廢除行政院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49. 大雄的父親已經60歲了,他年輕時頗有自己的政治理念,曾打算自己創辦雜誌及籌組政黨,但一直受政府禁止,他要到何時才能完成夢想? (A)二二八事件後 (B)實施地方自治後 (C)美麗島事件後 (D)政府宣布解嚴後
答案:D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50. 現今中華民國總統是由什麼方式產生的? (A)全民直接選舉 (B)二階段選舉 (C)由立法院指派 (D)政黨輪流
答案:A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51. 民國七十六年七月以後,臺灣新的政黨紛紛成立,新的報紙紛紛刊行,這與下列哪項措施有關? (A)實施土地改革 (B)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C)實施地方自治 (D)解除戒嚴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52. 民國八十五年舉行的總統、副總統選舉,臺灣人民以直接民選方式選出的總統、副總統各是何人? (A)彭明敏與謝長廷 (B)李登輝與連戰 (C)林洋港與郝柏村 (D)陳履安與王清峰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53. 戒嚴體制下,民眾的許多政治權益都受到嚴格的限制。許多知識分子起而爭取民主政治。哪位總統在任內宣布解嚴,臺灣得以逐步走向民主政治? (A)蔣中正 (B)蔣經國 (C)李登輝 (D)陳水扁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54. 下列哪項不是李登輝先生任職總統期間所完成的民主改革? (A)實施總統、副總統直選 (B)省長與直轄市長由民選產生 (C)修訂憲法,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 (D)解除戒嚴,開放報禁、黨禁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55. 陳水扁(乙)蔣經國(丙)蔣中正(丁)李登輝(戊)馬英九。上述歷任中華民國總統,按其任期時間先後排列,下列何者正確? (A)乙丙戊丁甲 (B)丁甲丙戊乙 (C)丙乙丁甲戊 (D)戊甲丁乙丙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56. 戒嚴時期,許多海內外人士為爭取民主,透過雜誌傳布理念;或在定期舉辦的地方選舉中,發表政見、彼此助選串連;也有人號召群眾走上街頭遊行。上述這些運動被統稱為何? (A)在野黨運動 (B)無黨籍運動 (C)黨外運動 (D)反對黨運動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57. 戒嚴時期,許多黨外人士仍致力於政治改革運動,其中可以哪個事件作為代表? (A)美麗島事件 (B)二二八事件 (C)天安門事件 (D)西來庵事件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58. 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政治民主化發展過程中,「解嚴」是個重要關鍵,其最主要的內容為何? (A)推動務實外交 (B)廢除黨禁、報禁 (C)開放觀光、探親 (D)國營事業民營化
答案:B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59. 臺灣在追求民主政治的過程中,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措施。附圖是臺灣追求民主的一輛列車。哪節車廂敘述是正確的?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記憶
能力指標:2-4-1
( )460. 《戒嚴令》何時公布,何時廢止? (A)民國三十六年公布,民國七十六年廢止 (B)民國三十八年公布,民國七十六年廢止 (C)民國三十六年公布,民國八十年廢止 (D)民國三十五年公布,民國八十年廢止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61. 解嚴後臺灣政治重要的發展有哪些?(甲)臺北與高雄兩直轄市市長由官派改為民選(乙)總統與副總統改由國民大會代表選出(丙)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丁)進行多次修憲 (A)甲乙丁 (B)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丙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 )462.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教育的普及,黨外人士積極推動民主運動,民主進步黨就是在此一背景下成立的政黨。民主進步黨的成立是在哪個時期? (A)解嚴前 (B)解嚴後 (C)停止動員戡亂後 (D)政黨輪替後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63.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是由國民大會所制定,在動員戡亂時期,此法令優於《憲法》。該條款於民國三十七年公布實施,直到民國幾年經國民大會決議及總統公告才廢止? (A)民國六十年 (B)民國七十六年 (C)民國八十年 (D)民國八十七年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64. 民國八十年代,多項重要的選舉均有大幅的變革,改為直接選舉,下列何者為非? (A)中央民代 (B)總統、副總統 (C)縣市長 (D)直轄市長
答案:C
解析:政府接收臺灣後,即開放縣級首長直選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65. 在綠島,有一座人權紀念碑,上面有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如呂秀蓮、施明德等。上述人物因哪個事件而留名於此? (A)二二八事件 (B)雷震事件 (C)中美斷交事件 (D)美麗島事件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66. 我國第一屆國大代表由民國三十七年選出之後,直到民國八十年底才全面改選,被譏為「萬年國會」。造成上述情形的主要原因為何? (A)對日抗戰 (B)政府動員戡亂 (C)八二三炮戰 (D)退出聯合國
答案:B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 )467. 民國六十年代以後,臺灣出現許多政治及社會改革運動,挑戰政府的威權統治。下列何項敘述不可能是這些運動的訴求? (A)要求實施地方自治 (B)國會全面改選 (C)籌組政黨的自由 (D)反對實施戒嚴令
答案:A
解析:(A)地方自治已實施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68. 李登輝總統被稱為「民主先生」,是因為在他任內完成了哪些民主改革?(甲)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乙)完成總統直選(丙)解除戒嚴令(丁)推動地方自治。正確的有哪些? (A)甲乙 (B)丙丁 (C)甲乙丙 (D)甲乙丁
答案:A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 )469. 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乙)縣級以下行政首長與民代選舉(丙)美麗島事件(丁)首次政黨輪替。上述歷史事件若依時序排列,何者正確?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甲丙乙丁 (D)丙甲丁乙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70. 民國六十年代,「黨外運動」興起,許多知識分子爭取民主,積極參與政治,也有人開始推動臺獨運動。下列哪些為此時期的時空背景?(甲)經濟起飛(乙)開放黨禁(丙)教育水準提高(丁)外交遭遇困境 (A)甲乙丙(B)乙丙丁(C)甲丙丁(D)甲乙丁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71. 民國七十六年,蔣經國總統宣布解除戒嚴,對臺灣社會產生最直接的影響是什麼? (A)臺灣經濟起飛 (B)黨禁與報禁的開放 (C)總統直選 (D)促進族群融合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72. 臺灣今日政黨林立,立場、意見往往南轅北轍,回想幾十年前,臺灣只有執政的中國國民黨與附屬的兩個小政黨。以往人民無法自組政黨的原因是哪項權利被限制了? (A)言論 (B)出版 (C)集會 (D)結社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73. 下列有關民國八十年代的臺灣民主成就中,何者不包括在其中? (A)國民代表改選 (B)總統、副總統全民直選 (C)《戒嚴令》的解除 (D)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74. 政黨輪替是民主體制是否鞏固的重要指標。臺灣的第一次政黨輪替是指什麼事件? (A)陳水扁與呂秀蓮當選為總統、副總統 (B)臺灣舉行第一屆省長、與北高兩市市長選舉 (C)臺灣實施省虛級化,宋楚瑜成為最後一屆省長 (D)蔣經國總統宣布解嚴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75. 下列為臺灣解嚴後的幾項重要政治改革:(甲)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乙)首屆省、直轄市長直接民選(丙)完成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丁)蔣經國總統宣布解嚴(戊)首次民選總統、副總統。正確的時間排列順序為何? (A)甲乙丙丁戊 (B)丙丁乙甲戊 (C)戊丁丙乙甲 (D)丁甲丙乙戊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76. 民國八十五年三月二十日當天,全國有投票權的人幾乎都起了個大早去投票,整天下來投票率超過8成。當天舉辦的是什麼投票? (A)第一屆總統、副總統直接民選 (B)第一屆省長直接民選 (C)直轄市長選舉 (D)核四公投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77. 臺灣的政治一向是國民黨長期執政,從何事之後,此一黨專政的現象已經改變? (A)解除黨禁 (B)李登輝當選第一屆民選總統 (C)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 (D)民國八十九年民進黨的陳水扁當選總統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78. 曾有漫畫家在報章雜誌上發表「蔣經國開路」的漫畫造型,畫中將其化身為帶領人民走過紅海的摩西,乃是表揚蔣經國擔任總統時期的貢獻。下列事項何者不包括在內? (A)開放大陸探親 (B)解除戒嚴 (C)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D)開放黨禁、報禁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79. 民國七十六年後有幾項重要政治改革:(甲)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乙)首屆省、直轄市長直接民選(丙)推行土地改革(丁)宣布解嚴(戊)首次縣市長選舉。以上所列的改革何者正確? (A)甲乙丙 (B)乙丁戊 (C)甲乙丁 (D)甲丙戊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80. 民國六十年代,臺灣的經濟與教育已迅速發展,人民對於政府的要求標準提高,「黨外」的反對勢力也因此崛起。所謂的「黨外」是指何者? (A)不屬於國民黨的反對勢力 (B)在臺灣的共產黨分子 (C)國民黨位階較低的官員 (D)國民黨內的左派分子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81. 為因應國共內戰的緊急狀況,國民大會於民國三十七年制定何者為《憲法》的補充條款? (A)《社會秩序維護法》 (B)《戒嚴令》 (C)《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D)《國家安全法》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82. 「我十五歲念國中的時候,家住在高雄市,那一年十二月十日晚上,在街頭的遊行突然失控,爆發嚴重的警民衝突,最後許多黨外菁英被捕入獄。」這應該是哪個歷史事件? (A)抗美援朝事件 (B)美麗島事件 (C)反五輕運動 (D)野百合運動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83. 臺灣今日政黨林立,立場、意見往往南轅北轍,回想幾十年前,臺灣只有執政的中國國民黨一黨獨大,沒有反對黨的存在。以往人民無法自組政黨的原因是哪項權利被限制了? (A)言論 (B)出版 (C)集會 (D)結社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84. 臺灣的政治一向是國民黨長期執政,從何事之後,此一黨專政的現象已經改變? (A)解除黨禁 (B)李登輝當選第一屆民選總統 (C)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 (D)民國八十九年民進黨的陳水扁當選總統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85. 國民政府播遷來臺,為鞏固臺灣內部安定,限制人民言論、集會與行動自由等權利。最受影響的是何種政策的推行? (A)貿易國際化 (B)金融自由化 (C)政治民主化 (D)農村現代化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86. 「民國四十七年,中共在四十四天內就發射了四十七萬發的炮彈,金門菜刀便是取材這些炮彈做為原料。由於炮彈鋼鐵品質極佳,所以做出來的菜刀也特別鋒利、耐用。」民國四十七年發生了什麼戰爭? (A)八二三炮戰 (B)古寧頭戰役 (C)國共內戰 (D)金門會戰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87. 戰爭的爆發對世界局勢往往造成重大的影響,下列與臺灣歷史發展有關的戰爭,其中何者造成的影響敘述有誤? (A)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華民國接收臺灣 (B)甲午戰爭後,日本自清廷獲得臺灣 (C)越戰後,美國艦隊協防臺灣海峽 (D)國共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臺灣
答案:C
解析:(C)韓戰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88. 韓戰爆發後,美國與我國簽訂哪個條約,加強中美合作? (A)《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B)《中美日安保條約》 (C)《臺灣關係法》 (D)《對華白皮書》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89. 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遷臺後,情況十分危急,後來因為哪場戰爭得以起死回生,獲得美國的支援? (A)韓戰 (B)國共內戰 (C)八二三炮戰 (D)越戰
答案:A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90.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對於中共的政權一直是採取敵對的態度,雙方處於對立的局勢。當時我國政府的基本國策為何? (A)一邊一國 (B)一國兩制 (C)反攻大陸 (D)兩個中國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91.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視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偽政權」,強調哪種立場,以「反攻大陸」為基本國策? (A)和平統一 (B)一國兩制 (C)臺灣獨立 (D)一個中國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92. 李登輝、陳水扁等歷任總統都曾說過,造成海峽兩岸分裂現況,是由於歷史的因素。下列何者不是阻隔海峽兩岸的歷史因素? (A)人民敵視 (B)國共戰爭 (C)美蘇對峙 (D)韓戰
答案:A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493. 民國四十七年時發生了一場戰役,金門在短短44天內遭受47萬4千9百餘發的炮彈轟炸……,這些廢棄炮彈的彈殼成為鍛造鋼刀的原料。上述這場戰役是指下列何者? (A)八年抗戰 (B)古寧頭戰役 (C)韓戰 (D)八二三炮戰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94. 兩岸武力對峙期間,曾經發生多次的軍事衝突,其中有兩次規模較大,最終都由國軍取得勝利。這兩次衝突是發生在何處? (A)金門 (B)馬祖 (C)澎湖 (D)朝鮮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95. 宇同參觀歷史文物展,看到一張特殊的喜帖如附圖,由這張喜帖可看出當時兩岸關係為何? (A)軍事對峙 (B)政府發布《解嚴令》 (C)政府發展務實外交 (D)政府實施「小三通」

答案:A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記憶
能力指標:2-4-1
( )496. 國民政府通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與宣布戒嚴,都是因為哪個戰事緊急所致? (A)八二三炮戰 (B)國共內戰 (C)二二八事變 (D)太平洋戰爭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97. 劉伯伯回憶小學時代,正值政府播遷來臺時期,公共場所、校園的圍牆常出現(如附圖)的標語內容。劉伯伯就讀小學的時候,海峽兩岸應處於哪個階段? (A)武力對抗 (B)民間交流 (C)政治口號對峙 (D)黃金十年

答案:A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2
( )498. 民國四十七年,中共突然向金門持續炮擊44天,共發射47萬發炮彈,此為下列哪個事件? (A)一二八事變 (B)八二三炮戰 (C)九一八事變 (D)七七事變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499. 民國三十九年爆發了一場戰爭,使得美國再度恢復對臺灣的協助,局勢才安定下來,是這場戰爭救了國民黨,救了中華民國政府。這應該是哪場戰爭? (A)第二次世界大戰 (B)國共內戰 (C)八二三炮戰 (D)韓戰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00. 某一部小說描述:「載滿美軍到臺灣休假的美國軍艦停泊在基隆,許多人開始學習怪腔怪調的英語,熱誠招待美軍,以賺取外匯……。」上述現象最可能是指哪個時期? (A)太平洋戰爭後期 (B)韓戰時期 (C)國共內戰時期 (D)美國與中國建交後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01. 美國在韓戰時派遣艦隊協防臺灣,讓臺海安全有了進一步的保障。後來,臺灣和美國亦簽訂了何項條約,使局勢更趨穩定? (A)《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B)《臺灣關係法》 (C)《中美關係白皮書》 (D)《中美關係法》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02. 中共占據大陸後,哪個國家曾與我國訂立軍事同盟,協防臺灣海峽? (A)英國 (B)德國 (C)美國 (D)日本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03. 民國三十九年,美國曾派遣第七艦隊協防臺灣,並對臺灣提供軍事、經濟援助。美國對臺灣提供協助的目的為何? (A)美國想併吞臺灣 (B)基於人道考量 (C)協助日本戰後重建 (D)遏阻共產黨勢力擴張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04. 在許多人的成長記憶中,都有小時候穿著印有中美合作的麵粉袋改製成的內衣褲到處「趴趴走」的情景。上述這種共同記憶的時代背景為何? (A)日治末期美軍對臺空投物資 (B)光復初期政府自美國進口低價麵粉 (C)韓戰爆發後美國對臺灣提供經濟援助 (D)民國六十年代經濟起飛,大量進口外國貨物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05. 臺灣海峽的安全是戰後政府防範中共突破的主要關鍵。以下對臺海安全的敘述,何者錯誤? (A)美國曾在民國三十九年派遣艦隊協防 (B)韓戰結束後美國便不再幫助臺灣 (C)美國在初期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D)中共曾積極進攻,但以失敗收場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06. ICRT(臺北國際社區廣播電臺)的前身是駐臺美軍廣播電臺,提供在臺美軍休閒娛樂。美軍駐臺和下列哪場戰役有關? (A)韓戰 (B)越戰 (C)八年抗戰 (D)古寧頭戰役
答案:A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07. 韓劇「六個小孩」劇中的小孩因為家境不好穿麵粉袋製成的內褲,讓大明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曾穿過印有「中美合作」的麵粉袋內褲,他說當時出現這種穿著,是因為美國提供臺灣經濟援助的關係。美國為何援助臺灣? (A)越戰爆發 (B)美國將臺灣納入西亞反共防衛體系的一環 (C)美國為防止共產勢力的擴張 (D)美國要幫助中華民國進入聯合國
答案:C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08. 民國四十三年政府與哪個國家訂定共同防禦條約,加強合作? (A)日本 (B)韓國 (C)蘇俄 (D)美國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09. 小梁到金門觀光,參觀了當地著名的鋼刀廠,看到老闆示範切割廢棄炮彈的彈殼、鍛造鋼刀等過程。金門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炮彈,是因為政府遷臺初期,兩岸關係處於下列何種情況? (A)和平對峙 (B)軍事對抗 (C)經貿交流 (D)談判協商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10. 政府遷臺初期局勢危殆,到哪場戰爭爆發,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協防臺灣海峽,局勢才逐漸穩定? (A)越戰 (B)韓戰 (C)八二三炮戰 (D)古寧頭戰役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11. 中共在和平統戰的策略下,提出「三通四流」原則。下列哪個選項不是「四流」的內容? (A)學術 (B)科技 (C)文化 (D)經濟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12. 下列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的「和平統戰」策略,何者錯誤? (A)強調中共是代表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 (B)宣布放棄以武力解放臺灣的統戰策略 (C)提出「一國兩制」的模式 (D)倡導雙方「三通四流」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13. 近年來,朝野均積極推動重新加入聯合國的事務,以拓展更大的國際發展空間。中華民國於何時退出聯合國? (A)民國三十八年 (B)民國六十年 (C)民國五十七年 (D)民國七十六年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14. 下列事件依照發生年代的排列順序為何?(甲)臺美斷交(乙)韓戰爆發(丙)雷震事件(丁)二二八事件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乙丁丙 (D)丁乙丙甲
答案:D
解析:(甲)1978年;(乙)1950年;(丙)1960年;(丁)1947年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15. 民國六十八年,美國與我國斷交,另外制定哪部法律來規定雙方往來的模式? (A)《六三法》 (B)《共同防禦條約》 (C)《臺灣關係法》 (D)《美臺關係法》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16. 臺灣的邦交國從民國五十九年的66國,到目前僅剩23個。造成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A)韓戰爆發 (B)八二三炮戰 (C)退出聯合國 (D)美國與中國建交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17. 韓戰結束後,美國為了加強中美合作,於民國四十三年,與我國簽訂下列哪個文件,持續對臺灣提供軍事與經濟援助? (A)《戒嚴令》 (B)《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C)《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D)《臺灣關係法》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18. 政府遷臺初期,努力爭取友邦以確保國際地位,但效果不佳。在哪個事件之後,使臺灣國際形勢更加孤立,改採彈性外交政策? (A)韓戰爆發 (B)八二三炮戰 (C)退出聯合國 (D)二二八事件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19. 在臺灣政治逐漸開放以後,中國對於兩岸關係的態度為何? (A)尊重臺灣主權 (B)同意臺灣人民的民主理念 (C)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 (D)放棄武力犯臺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20. 附表為臺灣邦交國的數量演變。臺灣在1970年代以後,邦交國數量急遽減少的原因與下列哪個事件的發生有關? (A)韓戰 (B)退出聯合國 (C)中美建交 (D)八二三炮戰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21. 雖然我國目前積極爭取加入聯合國,但回顧歷史,我國與聯合國曾經有過一段淵源。下列關於中華民國與聯合國的敘述何者正確? (A)我國在被迫下才無奈退出 (B)因蘇聯入會方案使我國立場出現爭議 (C)我國秉持「漢賊不兩立」原則 (D)退出聯合國後,臺灣外交更開闊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22. 小華看到電影裡一群民眾憤怒地包圍機場,朝美國代表的座車抗議並投擲雞蛋。這部影片的背景為何? (A)民國六十年代,臺灣退出聯合國 (B)民國六十年代,中共加入聯合國 (C)民國六十年代,臺灣與美國斷交 (D)民國七十年代,美國與中共建交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23. 臺灣的外交處境十分艱困,但仍然努力積極參與國際事務。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重新加入附圖的組織。此組織為何? (A)聯合國 (B)世界衛生組織 (C)歐洲聯盟 (D)北大西洋聯盟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24. 民國六十年代,臺灣無論在外交上或者國內都有重大的變化。下列關於這個年代的敘述,何者正確? (A)臺灣在外交上有重大的斬獲 (B)知識分子以發展經濟為主要訴求 (C)和美國斷交帶來重大衝擊 (D)政府在此時已大量起用臺籍菁英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25. 政府曾經提出「彈性外交」作為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針,強調與無邦交的國家繼續發展「實質關係」。這是因應何種情勢所做出的權宜之計? (A)八二三炮戰使臺海危機升高 (B)民國六十年代我國退出聯合國後,面臨一連串斷交危機 (C)為臺灣重返聯合國預作準備 (D)韓戰爆發,政府欲拉抬臺灣國際地位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26. 重返聯合國是我國近年來在國際外交上努力的目標。我國退出聯合國至今已有多少年了? (A)十年 (B)二十年 (C)三十年 (D)四十年
答案:D
解析:民國六十年退出聯合國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27. 附圖是民國六十年代後期一群激動的民眾拿著雞蛋,丟往□□國代表團座車以示抗議的漫畫,此時的臺灣更陷入國際孤立的局面。□□代表哪個國家,以及民眾抗議何事? (A)中共,加入聯合國 (B)日本,同意中共加入聯合國 (C)美國,與中共建交 (D)蘇聯,幫助中共建國

答案:C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記憶
能力指標:2-4-1
( )528. 中華民國原本在聯合國享有崇高的地位,後來卻陷入國際孤立的困境。這樣的情況與下列哪些事件有關?(甲)民國六十八年中美斷交(乙)民國六十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丙)民國四十三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丁)民國三十九年韓戰爆發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29. 民國六十年代末期,中國對臺灣的政策不包括下列何者? (A)以武力解放臺灣 (B)一國兩制 (C)三通四流 (D)統一協商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30. 民國三十八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北。遷臺以後,政局並不安定,有許多重大事件發生,影響到臺灣的生存,如:(甲)八二三炮戰發生(乙)韓戰爆發(丙)臺灣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丁)臺美斷交。以上這些事件發生的正確先後次序應為哪個組合? (A)乙丁丙甲 (B)乙丙甲丁 (C)丁甲丙乙 (D)丙乙丁甲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31. 爺爺回憶當年「美國與我國斷交,並與中國大陸建交」的情形,仍不免激動。當年美國企圖拉攏中國大陸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A)拉攏中國對抗蘇俄 (B)覬覦中國大陸廣大市場 (C)受到臺灣退出聯合國的影響 (D)美國不滿臺灣實施威權體制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32. 有關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的演變:(甲)退出聯合國(乙)臺美斷交(丙)韓戰爆發(丁)國共內戰失利。若按照時間先後排列,下列順序何者正確? (A)乙丙甲丁 (B)甲乙丙丁 (C)丁丙甲乙 (D)丙乙甲丁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33. 附圖是「臺灣加入聯合國」的文宣廣告,這是臺灣許多朝野人士努力的目標。我國為何在民國六十年退出聯合國? (A)被美國、蘇聯等強國逼退 (B)在國際上受到中共的打壓 (C)聯合國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入會案 (D)政府認為我國加入聯合國無實質幫助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34. 附圖是宇軒在媒體上所看到的「UN for Taiwan」字樣,他去查了有關臺灣與聯合國的關係。下列資料何者有誤? (A)臺灣退出與當時中共入會案有很大的關係 (B)美國藉以拉攏中共跟英國對峙,與中共建交 (C)退出聯合國後,我國外交處境日益艱難 (D)美國與我方斷交後,另制定《臺灣關係法》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35. 附表是中共和我國邦交國家數目的統計表,造成這種邦交國數目變化的主要原因為何? (A)越戰爆發 (B)我國退出聯合國 (C)中共發動金門八二三炮戰 (D)臺美斷交

答案:B
解析:民國六十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後,世界各國逐漸改變看待我國的立場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36. 民國六十八年,發生哪個事件,讓臺灣外交陷入國際孤立的困境? (A)日本承認中共在國際上的地位 (B)中共加入聯合國 (C)二二八事件 (D)美國與中共建交,並宣布中止《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37. 美國與中共建交後,中共對臺灣的政策也有了若干的改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武力解放為主 (B)一邊一國原則 (C)一國兩制政策 (D)解除外交封鎖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38. 兩岸分治六十多年以來,兩岸的關係從武裝對立轉向和平交流。下列何者不是兩岸曾經提出的主張? (A)解放臺灣 (B)臺灣海峽中立化 (C)一國兩制 (D)三不政策
答案:B
解析:(B)美國的主張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39.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我國的態度由軍事威脅轉而以和平統戰為主,與下列何事有關? (A)八二三炮戰失利 (B)美軍協防臺灣 (C)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 (D)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建交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40. 中華人民共和國曾經提出「三通四流」的主張,下列何者不屬於「四流」的範圍? (A)文化 (B)體育 (C)學術 (D)軍事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41. 附圖為我外交部長周書楷宣布退出聯合國後,隨即步出會場的情狀。當時我國是秉持何項原則,故而先行退出聯合國? (A)時不我與 (B)漢賊不兩立 (C)軟硬兼施 (D)唯我獨尊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42. 有關臺、美關係的說明,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韓戰爆發後,臺美關係降至冰點 (B)美國因擴張失利,積極拉攏臺灣以對抗中共 (C)民國六十八年臺美斷交,雙方以《臺灣關係法》維繫關係 (D)在加入聯合國的議題上,美國始終對臺灣表示支持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4
( )543. 附表是我國和中共的邦交國家數目統計表。下列哪個歷史事件,造成雙方邦交國數目的消長? (A)我國退出聯合國 (B)中共發動八二三炮戰 (C)美國與中共建交 (D)韓戰爆發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4
( )544. 民國六十年代,對中華民國政府而言,可謂「內外局勢紛擾」。下列哪個選項比較符合此說明? (A)國內政治不安定與仍受日本覬覦 (B)白色恐怖時期與退出聯合國外交孤立 (C)二二八事件與中共武力侵臺 (D)二二八事件與中美斷交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45. 胖虎是六十年代臺灣的國中學生,他可能經歷過下列哪些歷史事件?(甲)我國退出聯合國(乙)中美斷交(丙)美麗島事件(丁)八二三炮戰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乙丁 (D)甲丙丁
答案:A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應用
能力指標:2-4-1
( )546. 中央政府遷臺以來,我國在外交上的處境日益艱難,尤其是下列哪個事件的發生,使臺灣的國際地位更形孤立,政府乃推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措施﹖ (A)二二八事件 (B)美麗島事件 (C)退出聯合國 (D)中美斷交
答案:C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47. 蔣伯伯是外省籍的在臺老兵,與家人分離了近四十年後,終於可以一償宿願,返鄉探親。政府開放大陸探親始於何事之後? (A)解除戒嚴 (B)實施戒嚴 (C)總統直選 (D)政黨輪替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48. 葉老先生年輕時隨軍隊來臺,離開了妻子和年幼的兒女,終於在解嚴公告發布後,開放大陸探親,使他得以開心回鄉探望親人。當時的總統是誰? (A)李登輝 (B)蔣中正 (C)蔣經國 (D)陳水扁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49. 臺灣派遣農耕隊到非洲協助邦交國發展農耕技術,政府這麼做的目的為何? (A)非洲邦交國的要求 (B)爭取更多的國際支持 (C)誇耀臺灣農業技術進步 (D)讓非洲人免於飢餓的人道考量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50. 臺灣近年來積極加入各種國際組織,力求突破中國對我國的外交封鎖。臺灣主要以何項優勢做為發展的後盾? (A)農業栽種 (B)環保理念 (C)政治優勢 (D)經貿實力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51. 隔壁的郝伯伯是退役的榮民,與家人分離了近四十年後,終於可以一償宿願,返鄉探親。政府開放大陸探親始於何事之後? (A)政黨輪替 (B)總統直選 (C)解除戒嚴 (D)實施動員戡亂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52. 許多隨政府撤退來臺的大陸老兵,長久以來與故鄉的親人分隔兩地。自從哪項政策實施後,使得這些老兵得以見到久違的故鄉與親人? (A)金門與廈門小三通 (B)開放大陸探親 (C)開放大陸人士來臺旅遊 (D)兩岸直航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53. 近年來兩岸的交流日益密切,下列何者不是目前兩岸的交流方式之一? (A)旅遊觀光 (B)投資設廠 (C)互通婚姻 (D)軍事參訪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54. 解嚴之後,我國開始與大陸地區的人民進行文化交流與間接的貿易活動,彼此之間往來密切頻繁。鑑於海峽兩岸這樣的局勢發展,我國特別在官方的行政系統底下成立了哪個機構,負責處理兩岸事務? (A)大陸委員會 (B)海峽交流基金會 (C)海峽兩岸關係協會 (D)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55. 我國近年來在國際外交活動屢遭困難,其主要原因是什麼? (A)國土狹小,經費不足 (B)與美國斷交 (C)退出聯合國 (D)中共的惡意打壓與排擠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56. 臺灣退出聯合國後,面臨了外交困境,在解嚴之後的外交發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我國以經貿實力為後盾,積極加入各種國際組織 (B)我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C)臺灣海峽兩岸的緊張關係持續上升中 (D)在政府的努力下,終於重返聯合國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57. 民國七十六年是海峽兩岸關係邁入新紀元的一年。下列何者不是在這年推行的政策? (A)宣布解除戒嚴 (B)開放大陸探親 (C)兩岸直接貿易 (D)開放黨禁、報禁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58. 某份報紙上記載:「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擠滿了歸心似箭的老兵。他們流著眼淚,拉高著嗓門,拚了老命搶著為數不多的申請表,不到十分鐘,三千份表格即已被搶光,急得申請不及的老兵直跳腳。」前文描述的景象出現原因為何? (A)抗戰勝利後,臺籍人士返鄉尋根 (B)國共內戰爆發後,老兵回鄉殺敵 (C)八二三炮戰發生時,臺灣軍人赴金門參戰 (D)政府解嚴後,開放國人前往大陸探親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59. 臺灣在宣布解嚴後,海峽兩岸互動複雜,但彼此間的關係也很密切。我國政府如何看待與中共間的關係? (A)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B)承認臺灣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分 (C)海峽兩岸處於分治狀態,是兩個對等的政治實體 (D)承認臺灣是中共「一國兩制」之下的特別行政區
答案:C
解析:解嚴後,我國政府主張兩岸為分裂、分治的對等政治實體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60. 解嚴之後,我國主張海峽兩岸是處於分裂、分治狀態的兩個對等政治實體,故有權開創主權國家應有的國際空間,因此採取何項外交政策? (A)務實外交 (B)金元外交 (C)武力解放 (D)跟中共低頭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61. 玉玲在報紙上見到一張臺灣民眾申請到大陸探親的照片,她請教老師臺灣在何時開放到大陸探親。老師該如何回答才正確? (A)宣布解嚴後 (B)宣布實施戒嚴 (C)政府遷臺之前 (D)從未禁止民眾到大陸探親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62. 「我們自與匪類誓不兩立,便隨蔣總統輾轉遷移,告別故鄉,來到異地已然四十個年頭,如今能再回到故鄉,晃如隔世……。」據以上文字推測,這應該與下列哪個事件有關? (A)開放大陸探親 (B)將大陸老兵遣返回中國 (C)允許迎娶外籍新娘 (D)開放大陸移民入臺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63. 大陸老兵能夠回故鄉探望親人,這是源自蔣經國總統實施的哪項政策? (A)金門與廈門小三通 (B)解除戒嚴 (C)開放大陸人士來臺旅遊 (D)兩岸直航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64. 面對中國的打壓,我國採用何種方式來突破? (A)擴張政治實力 (B)研發攻擊性武器 (C)與無邦交國拓展貿易、文化與科技交流 (D)與日韓結盟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65. 我國政府面對中共外交的打壓,採取哪種方式進行應對? (A)積極拉攏、討好中共 (B)不思努力,任中共宰割 (C)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號召,吸引國際關注 (D)以經濟實力做後盾,進行務實外交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66. 在國際外交上,政府以文化或經貿交流與無邦交國來往,更以何種實力為後盾,加入各種國際組織,突破中共的外交封鎖? (A)優越地理位置 (B)傳統優良文化 (C)民主政治 (D)經濟貿易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67. 附表為中國對臺政策,隨著歷史發展而改變,根據時間順序排列,其政策的轉變依序為何?(A)乙甲丙 (B)丙乙甲 (C)乙丙甲 (D)甲乙丙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68. 民國七十六年後,臺灣在對外關係上有了不同的變化。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中共首先開放到臺灣「探親」,減緩海峽兩岸的緊張關係 (B)臺灣堅持「一個中國」政策 (C)臺灣積極推動加入聯合國 (D)中共認為中國與臺灣是兩個對等的政治實體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69. 「我們自與匪類誓不兩立,便隨蔣領導輾轉遷移,告別故鄉,來到異地已然四十個年頭,如今能再回到故鄉,恍如隔世……。」據以上文字推測,這應該是戰後臺灣政府的哪項德政? (A)開放大陸探親 (B)將大陸老兵遣返回中國 (C)允許迎娶外籍新娘 (D)開放大陸移民入臺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70. 宣布解嚴以後,由於臺灣與中共的主張不同,使兩岸情勢一度緊張。此時因為政府各項政策的開放,雙方緊繃的關係才得以減緩。下列那一政策最先施行? (A)小三通 (B)兩岸直航 (C)開放探親 (D)文化交流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71. 下列有關光復後兩岸關係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中共始終以武力解放臺灣,做為兩岸統一的必要手段 (B)解嚴後,臺灣開始與對岸進行文化交流、間接貿易等活動 (C)解嚴前,政府設置國統會與陸委會兩機構來負責兩岸事宜 (D)中共開放民眾赴臺灣探親,緩和兩岸的緊張局勢
答案:B
解析:(A)和平統一,但不放棄武力統一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72. 近年兩岸關係趨向和緩,各種交流與合作也日趨熱絡。民國九十九年底,海基會與海協會曾進行第六次「江陳會」簽訂多項共同協議。關於兩岸的交流,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臺灣方面成立大陸委員會,負責兩岸事務 (B)大陸方面委由海基會負責對臺事務 (C)海協會與海基會都是官方機構 (D)兩岸已簽署和平協定,不再有戰爭威脅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73. 臺灣在退出聯合國之後,政府對外的政策也有了轉變。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與美國簽訂《共同防禦條約》 (B)和無邦交國家不相往來 (C)鼓勵民間的國際交流 (D)參與國際事務更加不受拘束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74. 近年來臺灣積極想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但數次叩關均失敗,其主因在於何者? (A)美國不同意 (B)中共蓄意打壓 (C)臺灣醫療環境太差 (D)國際害怕SARS傳染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75. 我國政府面對中共外交的打壓,採取哪種方式來突破中共的外交封鎖? (A)積極拉攏、討好中共 (B)不思努力,任中共宰割 (C)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號召,吸引國際關注 (D)以經濟實力做後盾,積極加入各種國際組織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76. 解嚴後,政府基於人道立場開放大陸探親。當年開放大陸探親的歷史背景為何? (A)臺商在大陸娶妻,因此允許臺商前往大陸探親 (B)明、清兩朝唐山過臺灣,因此開放回大陸尋根 (C)政府遷臺後,造成兩岸骨肉分離,因此開放回大陸探親 (D)臺灣年輕人結婚率低,組團前往中國大陸相親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77. 下列為影響我國外交或兩岸關係的重要事件,若依照時間先後排列,正確的順序應為何者?(甲)退出聯合國(乙)八二三炮戰(丙)美國與我國斷交(丁)韓戰(戊)辜汪會談 (A)甲乙丙丁戊 (B)乙丁丙甲戊 (C)丁乙甲丙戊 (D)丁乙丙甲戊
答案:C
解析:(甲)民60年;(乙)民47年;(丙)民68年;(丁)民39年;(戊)民82年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4
( )578. 政府對於推動外交活動不遺餘力,如以中華臺北名義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美國將我國駐美機構更名為臺灣經濟文化代表處。這都是哪個外交時期努力的成果? (A)硬性外交時期 (B)彈性外交時期 (C)務實外交時期 (D)鞏固外交時期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 )579. 光復初期,政府為了提高農民的生產意願,因而實施許多土地改革措施,下列何者為非? (A)三七五減租 (B)減免土地增值稅 (C)公地放領 (D)耕者有其田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80. 民國三十八年,政府為穩定臺灣金融,採取何種措施來重整經濟? (A)發行公債 (B)發行新臺幣 (C)增設銀行 (D)提高關稅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81. 民國六十年代末期,政府開始發展技術密集與附加價值高的高科技產業,下列何者為當時臺灣經濟發展的標竿型產業? (A)石化工業 (B)金融業 (C)電子業 (D)紡織業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6
( )582. 小明因公事必須從臺北直接到高雄,在交通上他可能會運用到十大建設中的哪兩項建設? (A)中正國際機場、北迴鐵路 (B)中山高速公路、北迴鐵路 (C)蘇澳港、中正國際機場 (D)鐵路電氣化、中山高速公路
答案:D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83. 民國六十年代,臺灣面臨經濟危機,於是政府進行基礎建設並鼓勵投資高附加價值的產業。當時臺灣面臨的經濟危機有:(甲)國內工資高漲(乙)中共打壓(丙)農村勞動力不足(丁)石油危機。上述選項何者正確? (A)丙丁 (B)甲乙 (C)乙丙 (D)甲丁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84. 民國六十年代的「能源危機」引發了全球經濟問題,「能源」指的是下列何者? (A)核能 (B)鋼鐵 (C)石油 (D)煤礦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85. 民國六十二年,政府為因應全球性的能源危機,推動哪項重大建設,以刺激經濟發展? (A)十二項建設 (B)十四項建設 (C)十大建設 (D)國家建設六年計畫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86. 附圖是一幅臺灣地圖,依照圖中內容判斷,所顯示的時代背景為何? (A)劉銘傳巡撫推動自強新政 (B)李登輝前總統的經營大臺灣 (C)蔣經國院長的十項建設 (D)日治時代的經濟建設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87. 臺灣在民國五十、六十年代經濟起飛的榮景之下,與亞洲其他三個國家並稱「亞洲四小龍」。四小龍分別是指下列哪四個國家或地區? (A)日本、香港、南韓、新加坡 (B)臺灣、香港、南韓、新加坡 (C)臺灣、香港、日本、新加坡 (D)臺灣、香港、南韓、印尼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88. 目前臺灣產業如何降低生產成本?(甲)聘請外勞(乙)到東南亞設廠(丙)發展高科技產業(丁)前進大陸 (A)甲乙丁 (B)甲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丙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89. 臺灣目前有為數不少的外籍勞工,他們來臺大多從事什麼產業的工作? (A)勞力密集產業 (B)技術性密集產業 (C)服務業 (D)農業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90. 下列何項敘述不是臺灣發展技術密集與高科技產業的主因? (A)臺灣工業原料資源有限 (B)臺灣勞工工資上漲 (C)有專業的研發與技術人員 (D)進出口貿易不再成為臺灣經濟政策主流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91. 民國七十年起,政府進行產業升級政策,使得哪個產業的產品成為對外貿易的出口大宗? (A)電子產業 (B)環保產業 (C)經濟性農作物 (D)石化產業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92. 僱用外籍勞工,在臺灣產生不少社會問題,下列何者為其中之一? (A)僱用外籍勞工乃非法行為 (B)影響外資前來臺灣投資的意願 (C)部分臺灣民眾就業機會縮減 (D)外籍勞工容易影響臺灣國際形象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93. 民國四十年代,政府的經建計畫以自行生產民生用品、減少進口物資為目標,此時期的政策稱為下列何者? (A)壟斷貿易政策 (B)計畫經濟政策 (C)進口替代政策 (D)資本主義政策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94. 自民國三十八年起,政府陸續實施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等農地改革,其目的為下列何者? (A)增加國家經費 (B)發展精緻農業 (C)農業商業化 (D)照顧佃農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95. 民國六十九年,為突破經濟發展瓶頸,政府設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是以哪項產業為主力,如今也仍是臺灣經濟發展的標竿產業? (A)機械業 (B)紡織業 (C)化學業 (D)電子業
答案:D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 )596. 阿貓家本來是窮苦的佃農,現在卻能擁有自己的田地,這全是因為下列哪項政策之賜? (A)三七五減租 (B)產業升級 (C)耕者有其田 (D)都市更新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97. 現今中山高速公路是貫穿臺灣南北的重要孔道,這個重大的交通建設是在哪個計畫之下付諸興建的? (A)進口替代 (B)四年經建 (C)十大建設 (D)六年國建
答案:C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598. 民國六十年代,能源危機引發全球性的經濟不景氣,臺灣也受到波及。造成能源危機的主要原因為何? (A)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影響能源運送 (B)美國與蘇聯冷戰,切斷能源 (C)中東發生戰爭,產油國提高油價 (D)巴爾幹半島發生戰爭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599. 戰後臺灣經濟、金融秩序的穩定,與哪國對臺灣的金援有很大的關係? (A)美國 (B)日本 (C)英國 (D)法國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00. 十大建設期間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建設,是哪個方面的建設? (A)交通建設 (B)重工業建設 (C)資訊建設 (D)農業建設
答案:A
解析:十大建設中,交通建設即占了六項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01. 下列哪些事件發生於民國六十年代?(甲)臺美斷交(乙)能源危機(丙)雷震事件(丁)十大建設(戊)新竹科學園區成立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戊 (C)甲丙丁戊 (D)甲乙丁戊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02. 近年來,政府分別針對重大公共工程、製造業重大投資案、監護工、家庭幫傭及外籍漁船船員等方面予以規劃引進外籍勞工,主要是因引進外籍勞工有什麼最大的好處? (A)工資低廉 (B)個性溫馴 (C)體力較好 (D)學習能力強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4
( )603. 近來臺灣有許多企業紛紛前往中國大陸設廠,這是基於哪項因素? (A)挖掘原料 (B)開拓市場 (C)勞資低廉 (D)技術升級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04. 民國四十、五十年代哪個國家提供我國大量的經濟援助,穩定金融秩序,對臺灣發展幫助很大? (A)美國 (B)蘇俄 (C)英國 (D)日本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05. 在進口替代期間,政府主力推動的工業是下列何種屬性的工業? (A)石化工業 (B)重工業 (C)軍需工業 (D)民生工業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06. 臺灣在六十年代面臨發展的瓶頸,加上兩次能源危機,所以政府決定要在何處設立科學工業園區? (A)臺南 (B)新竹 (C)臺北 (D)臺中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07. 光復初期由臺灣銀行發行「新臺幣」,其所發揮的功能不包括下列哪項? (A)穩定幣值 (B)穩定經濟 (C)回復物價平穩 (D)紀念臺灣光復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08. 臺灣在光復初期,經濟受到嚴重破壞,受到日資撤出、物料缺乏等因素的影響而物價飛漲,此時,政府提出來下列哪些政策來因應?(甲)土地改革(乙)發行新臺幣(丙)實施義務教育(丁)產業升級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09. 民國五十年代,政府在港口都市附近興建標準廠房,提供電力、給水、通訊等各種公共設施,簡化設廠、進出口等手續,提供完善的投資環境。這是指什麼措施? (A)設置加工出口區 (B)土地改革 (C)設立科學園區 (D)十大建設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10. 順子的爺爺原本是個佃農,但是現在卻擁有自己的土地,他十分感謝政府當年推動低率貸款,以向地主購買土地的政策。這個政策是指下列何者? (A)三七五減租 (B)耕者有其田 (C)進口替代 (D)統一貨幣
答案:B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11. 俗話說:「臺灣錢,淹腳目」,臺灣的經濟在政府政策的推動以及人民辛勤努力下,使得臺灣與下列國家並列為亞洲四小龍。哪個國家或地區並不在四小龍之中? (A)香港 (B)南韓 (C)新加坡 (D)日本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12. 政府為因應全球的能源危機,而推動十大建設,不僅進行基礎建設,也創造就業機會。十大建設中所占項目最多的是下列何者? (A)交通業 (B)電子科技業 (C)國防工業 (D)機械業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13. 臺灣的勞力密集產業,近來紛紛外移東南亞或中國投資設廠,其原因不包括下列何項? (A)工資持續升高 (B)環保意識高漲 (C)政府採取經濟封鎖政策 (D)勞工團體積極爭取權益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14. 民國六十年代,臺灣經濟迅速發展,但近年來卻遭遇何種問題? (A)資金不足 (B)生產成本提高,面臨其他開發中國家的競爭 (C)省籍問題,影響經濟 (D)技術短缺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15. 中國有項傳統觀念,認為「有土斯有財」,也就是有土地才像擁有財產。臺灣光復之初,下列哪項措施,讓農民開始脫離佃農身分,並取得土地的所有權,地主則以政府發給的債券、股票投資工商業? (A)三七五減租 (B)公地放領 (C)耕者有其田 (D)農地重劃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16. 臺灣是世界上首次「以農業發展工業」成功的國家,創造傲人的「經濟奇蹟」,這得歸功於正確的經濟政策。下列哪項經濟政策是錯誤的敘述? (A)實施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等 (B)「新臺幣」是慶祝第一屆民選總統而發行的新幣制,也順便提升臺灣經濟競爭力 (C)設立加工出口區、提供投資環境等 (D)臺灣因而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列
答案:B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17. 民國六十年代後期,勞動成本持續增加,過去勞力密集的優勢已逐漸消失,臺灣產業面臨發展的瓶頸。此時,政府決定推動下列何項政策? (A)引進外勞 (B)建立出口擴張產業 (C)減少進口,自行生產 (D)在新竹建立科學工業園區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18. 民國四十年代,政府提出進口替代政策來推動經濟,何謂「進口替代」? (A)以進口的農產品來滿足民生需求 (B)以輕工業取代重工業 (C)自行生產民生必需品,減少進口物資 (D)用臺灣生產的民生必需品向國外換取工業產品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19. 民國六十年代,臺灣面臨哪些經濟危機,促使政府轉而發展以高科技為主的產業?(甲)能源危機(乙)中共打壓(丙)鄉村人口外移嚴重(丁)喪失勞力密集的優勢 (A)甲丙 (B)乙丁 (C)甲丁 (D)乙丙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20. 李爺爺今年已經八十五歲,他想起四十五年前,為了要找工作而翻閱報紙的往事。李爺爺當初看到報紙上的徵人廣告,應該以哪種產業徵人的廣告最多? (A)高雄的加工出口區 (B)十大建設的各項工程 (C)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D)外移到東南亞的臺商
答案:A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21. 以下是大約四十年來整個臺灣地區發展的一個統計表,此附表所列的數字應該如何解讀? (A)指中央民意代表的總人數,反映實施民主政治的成果 (B)指全臺灣地區每人手機總數,顯示手機的普及 (C)指全臺灣每萬人筆記型電腦的總數,說明生活水準的提高 (D)指以美元計算的國民平均所得,可見經濟建設的成果

答案:D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 )622. 從歷史學的因果關係來看,附表「?」代表哪項國家計畫? (A)十大建設 (B)十二項建設 (C)十四項建設 (D)六期四年經建計畫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23. 蔡伯伯在他的回憶錄中寫到:「在我20歲的時候,大家為了響應政府的政策,於是開始出現很多食品加工廠,不再仰賴外國進口食品。」這是政府的哪項經濟政策? (A)耕者有其田 (B)無息農業貸款 (C)強化國防工業 (D)進口替代政策
答案:D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 )624. 小丸子的暑假作業是整理臺灣從古至今的經濟發展史,整理過程中小丸子找到一張圖示(如附圖)。附圖顯示出下列哪種社會背景? (A)清末劉銘傳的新政措施 (B)臺灣總督府在臺建設計畫 (C)中華民國政府因應石油危機的衝擊 (D)參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成果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25. 臺灣自古交通地位就非常重要,一直是東亞貿易的據點之一。臺灣早期的投資環境中,哪項政策是以拓展海外市場,賺取外匯為主要目標? (A)關稅高,投資廠商怯步 (B)政府設立加工出口區,吸引外商與華僑 (C)貿易往來手續繁複,以保護國內市場 (D)以技術複雜、成本高的產品作為外商投資的主力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26. 王立鴻將民國六十年代後期臺灣經濟面臨的主要困境整理成附表。哪項敘述與史實不符?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27. 阿鴻到圖書館舊報紙區找資料時,發現民國五十年代報紙的徵人廣告,大多是何種產業所刊登? (A)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B)餐飲服務業 (C)政府文教機構 (D)加工出口區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28. 為了減輕佃農的負擔,政府規定地租不可超過佃農收入的37.5%。上述為政府遷臺後的何種措施? (A)三七五減租 (B)公地放領 (C)耕者有其田 (D)農地重劃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29. 政府將公有農地釋放出來賣給需要土地的農民,此措施的名稱為何? (A)三七五減租 (B)公地放領 (C)耕者有其田 (D)農地重劃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30. 戰後臺灣的一連串土地改革,間接或直接造成了臺灣「經濟奇蹟」的出現,最主要的因素為何? (A)新的地主佃農型態出現 (B)地主將重心轉移投資工業發展 (C)婦女勞動力解放 (D)小地主取代大地主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31. 下列哪個國家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A)馬來西亞 (B)新加坡 (C)日本 (D)泰國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32. 臺灣光復初期,經濟困頓,物價膨脹,其後經過一系列改革與建設,促使臺灣經濟起飛。造成臺灣光復初期經濟困頓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項? (A)美援過剩 (B)物資缺乏 (C)戰爭破壞 (D)物價飛漲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33. 自民國三十八年起,政府相繼實施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等農地改革政策,其主要目的為何? (A)增加國家財政稅收 (B)提高農民出產意願 (C)發展精緻農業 (D)推動土地國有制度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34. 下列敘述是臺灣產業每一時期興盛時的描述,請將順序由40~50年代→50~60年代→60~70年代→70年代迄今排序。(甲)娃沙米的爸爸每天在石化工業區工作到很晚,回家時娃沙米都睡了(乙)米奇霖到美國唸書時,腳下穿的球鞋就是家鄉製造的,那時臺灣有很多鞋工廠(丙)蔡珊成的老公在新竹科學園區工作,有時週末還要加班(丁)關小書是鳳梨罐頭工廠的女工,每天忙著洗鳳梨、切鳳梨、煮鳳梨、裝鳳梨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甲丙 (D)乙丁甲丙
答案:C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應用
能力指標:2-4-1
( )635. 有一篇文章提到:「臺灣大量引進外資,並以國外市場為目標,拼命做起代工,透過出口來帶動國內工業的成長。」這是指臺灣經濟發展的哪個階段? (A)進口替代 (B)出口擴張 (C)綠色矽島 (D)亞洲營運中心
答案:B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36. 戰後初期,中華民國政府的眾多土地與經濟改革措施中,哪項措施成立的目的是為了扶植自耕農,讓資格符合的農民可以向政府申請移轉土地所有權? (A)三七五減租 (B)發行新臺幣 (C)公地放領 (D)耕者有其田
答案:C
解析:(D)耕者有其田是政府向地主收購土地,政府再以公地放領的方式讓佃農承購。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37. 下列何者是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遷臺後,積極建設臺灣的政策中最晚推行的項目? (A)九年國教 (B)十大建設 (C)農地改革 (D)產業升級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38. 小華的爺爺當初隨政府遷臺。他在臺會經歷過哪些時代大事蹟? (A)政府提倡日語運動 (B)先後經歷「進口替代」和「出口擴張」政策 (C)若他是高雄人,民國五十年代,可到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工作 (D)參與二二八事件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 )639. 戰後初期,臺灣的文學題材主流為下列何者? (A)批判共產思想與抒發熱愛中國的情操為主 (B)臺灣文學成為主流,以臺灣島的鄉土文學為主 (C)翻譯文學與西方社會文明的讚揚為主 (D)處於政治戒嚴之下,文學方面並未允許有特別的表現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40. 臺灣光復初期,政府推動「國語運動」,主要目的為下列何者? (A)控制人民思想 (B)消滅臺灣方言 (C)便於推行政令 (D)便於專制統治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41. 民國三十八年年底,中國大陸各省人民隨政府遷臺,帶來不同的風俗與文化,但語言、生活習慣的差異,卻也造成溝通上的誤解或衝突。因此政府推動下列哪項政策來處理這個問題? (A)皇民化運動 (B)同化運動 (C)清鄉運動 (D)國語運動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42. 「本土化」這個名詞,在近年來的選舉語言或是新聞報導中經常可見。臺灣從何時開始出現有關鄉土文學、新電影、歌仔戲及布袋戲等本土文化? (A)民國四十年代 (B)民國五十年代 (C)民國六十年代 (D)民國七十年代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43. 白先勇在著作《金大班的最後一夜》中,敘述了許多當時上海燈紅酒綠的夜生活,而民國四十、五十年代的臺灣文學,便是以懷鄉文學為主流。上述的「懷鄉」是指何處? (A)日本 (B)臺灣 (C)中國 (D)美國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44. 政府為了提高人口素質,在民國五十七年推動下列哪項教育改革政策? (A)六年國民義務教育 (B)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C)落實小班小校 (D)廣設高中大學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45. 民國六十年代,臺灣在國際外交上屢遭重挫,幸而當時臺灣的某項運動,在國際比賽中屢創佳績,凝聚了民眾的愛國精神。上述運動所指為何? (A)棒球 (B)籃球 (C)壘球 (D)跆拳道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46. 民國四、五十年代以後,美式生活與價值觀念不斷的傳入我國,這與下列何者密切相關? (A)臺灣成為美國殖民地 (B)美國貨價格較為便宜 (C)中美協防關係的建立 (D)臺灣退出聯合國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47. 阿狗就讀於國民小學,不用繳學費,此義務教育之制度是始於何時? (A)荷據時期 (B)日治時期 (C)清領時期 (D)臺灣光復以後
答案:B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48. 臺灣在經歷過日治時期與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的不同文化洗禮,民眾生活有何改變? (A)全盤接受大陸各省的生活習慣 (B)相互融合,使臺灣民間的語言、飲食、生活更多樣化 (C)完全不能融合 (D)鄙棄日式生活型態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49. 近年來,臺灣出現了許多不同樣貌的社會現象,但不包含下列何者? (A)外籍配偶增加 (B)社會呈現多元化 (C)形成單一族群 (D)外籍勞工增加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50. 對於臺灣有不少外籍配偶來臺定居,我們要如何去面對此一現象? (A)排斥他們 (B)盡量少接觸以免發生文化衝突 (C)不同的文化背景,不需要相互尊重 (D)調適並學習彼此尊重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51. 臺灣是由許多族群所組成的社會,為建立共存共榮的社會環境,凝結「臺灣意識」是當前的重要課題之一。下列哪種觀念有助於「臺灣意識」的凝聚? (A)堅守自己族群的血統 (B)革除傳統向西方學習 (C)強制漢族本位的同化 (D)每個族群都是臺灣人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52. 臺北市政府的公共電梯有國語、臺語、客語及原住民語之播報服務,臺北捷運以及鐵路局也有這類語音廣播,有別於過去以國語為準的現象,這是哪種意識形態的表現? (A)深刻思考本土文化,體認鄉土文化的價值 (B)原住民的政治意識提高,無法忽略 (C)選舉因素考量,政治酬庸因素居多 (D)排斥外省籍人士,去除中國化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53. 小夏在書上讀到:「從早期到現在,臺灣地區民眾對於自己的祖籍或出生地的說法有明顯的改變。初期來臺時,他們稱自己是潮州人或泉州人等,但現在多改用和臺灣地名相關的說法,如彰化人、臺北人。」根據上述內容所提及的轉變來判斷,作者最主要在印證下列哪個觀點的發展? (A)移民風潮仍然興盛 (B)認同臺灣這塊土地 (C)營造新的臺灣精神 (D)融合多元文化價值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54. 解嚴後,勞工、客家、原住民等團體所發行的社會運動日益蓬勃,這顯示了下列何種社會現象? (A)社會不安定,人民喜歡抗議 (B)被忽視的社會底層及弱勢團體漸受注目 (C)高級知識分子為人民喉舌 (D)方言再度盛行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55. 民國七十六年,一群客家知識分子為呼籲挽救客家文化,促使政府重視客家政策,因而創辦「客家風雲雜誌」,也曾發起「還我母語」運動。社會運動是在下列何事後,開始蓬勃發展? (A)總統直選 (B)開放大陸探親 (C)解除戒嚴 (D)宣布精省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56. 六十年代開始,臺灣文壇出現一批擅長描寫底層小人物的作家。他們帶動了臺灣哪種思潮風格的熱潮? (A)鄉土文學 (B)存在主義 (C)傳統文學 (D)美式文化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57. 臺灣由於中美協防關係的建立,許多美式的生活與價值觀念深受美國影響。下列哪項是屬於美式文化? (A)穿著牛仔褲 (B) Hello Kitty (C)伊斯蘭教信仰 (D)穿著和服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4
( )658. 民國五十年代以後,工業的生產總值和就業人口逐漸超越農業。下列何者並非當時臺灣社會的變遷? (A)民主化 (B)都市化 (C)工業化 (D)物質生活改善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59. 臺灣在經歷過「經濟奇蹟」後,也帶來許多負面的問題,下列哪些是受到工業化影響所產生的問題?(甲)工業廢氣、廢水、噪音造成環境汙染(乙)城鄉發展嚴重失衡(丙)都市居住空間擁擠(丁)工廠勞動力普遍不足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60. 下列哪項並非1990年代以來,政府推動教育改革的方式? (A)教科書一綱多本 (B)提供多元升學管道 (C)廣設大學 (D)推行國語運動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 )661. 近年內我國實施教育改革,讓教材多元化,特將教科書開放民營,依據統一制定的課程綱要編撰製作。此教育改革措施的名稱為何? (A)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B)一綱多本 (C)多元入學方案 (D)終身教育學習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62. 近年來臺灣處處可見具有東南亞風味的商店與外籍新娘及其下一代,由此所顯示的意涵為何? (A)臺灣出生率高,人口增加快速 (B)臺灣男女性別比例嚴重失衡 (C)臺灣社會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D)臺灣本土意識沒落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63. 教育部欲出版「民國五十年代臺灣教育政策白皮書」,下列哪項主題內容可能會出現在這本書中? (A)教科書一綱多本 (B)多元入學方案 (C)廣設大專院校 (D)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64. 臺灣政府對社會底層弱勢團體的照顧有哪些?(甲)制定改善勞工環境與待遇的法案(乙)設立客家委員會(丙)設立新黨派(丁)設立原住民族委員會 (A)甲乙丁 (B)甲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丙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65. 戰後初期,政府致力於推動「中國化」,造成怎樣的影響? (A)中國文化與臺灣本土文化並列為兩大主流 (B)學生被禁止在學校使用方言交談 (C)引進孔孟思想,設立臺灣第一座孔廟 (D)選擇至中國旅遊的人數大幅增加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66. 文學方面,在戰後初期發展的主流文學為何? (A)臺灣文學 (B)本土文學 (C)鄉土文學 (D)反共文學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67. 民國五十七年政府開始實施義務教育來提高人口素質。義務教育的年限是多久? (A)六年 (B)八年 (C)九年 (D)十二年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68. 臺灣光復之初,臺灣民眾仍以各種語言為日常用語。下列何者不是當時的主流日常語言? (A)閩南語 (B)日語 (C)北京話 (D)客家話
答案:C
解析:當時民眾的日常用語仍以日語、客家話、閩南話、原住民語等母語為主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69. 民國五十、六十年代起,隨著經濟生活的提升,民眾的生活也大幅改善,較有時間從事休閒活動。下列何者並非當時臺灣民眾普遍的休閒活動? (A)看電視 (B)聽廣播 (C)觀看棒球比賽 (D)上網查資料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70. 從民國六十年代的少棒隊到現在的職業棒球熱潮,臺灣人對棒球的熱情始終不減,棒球對臺灣人有何重要的影響力? (A)提高人口數 (B)凝聚民眾愛國精神的重要力量 (C)增加民眾收入 (D)打發空閒時間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 )671. 民國六十年代,主要由於下列何種因素,導致知識分子對臺灣發展進行更多的反省,校園民歌在臺灣本土開始流行? (A)韓戰爆發 (B)石油危機 (C)國共內戰 (D)外交困境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72. 從十七世紀以來,臺灣歷經外來政權的統治,深受各種不同文化的影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到「政府遷臺前後」,臺灣人民曾受到哪些文化的影響? (A)日本、中國文化 (B)中國、美國文化 (C)臺灣本土、美國文化 (D)日本、美國文化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73. 日前崛起於校園民歌時代的歌手兼製作人馬兆駿驟逝,引起社會關注。校園民歌的出現顯現臺灣人民對本土文化價值的省思與重視,當時的背景是下列何者? (A)結束日本殖民統治後,臺灣人民的覺醒 (B)退出聯合國之後的外交挫敗 (C)開放大陸探親、觀光後,所面臨的文化衝擊 (D)政黨輪替後,民進黨的推動
答案:B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應用
能力指標:2-4-1
( )674. 臺灣戰後,曾有一群青年學子創作了無數的歌曲,如「橄欖樹」、「童年」等,我們將其稱之為下列何者? (A)酒吧民歌 (B)校園民歌 (C)戲劇之歌 (D)臺灣民歌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75. 今日每個人都能上國民中學是要感謝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的實施,下列何人最有可能享受到九年義務教育? (A)美國開始援助臺灣那年出生的關小舒 (B)韓戰爆發那年出生的陳欣怡 (C)實施耕者有其田那年出生的米麒麟 (D)八二三炮戰那年出生的紀存希
答案:D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 )676. 民國四、五十年間,當時的高中生和大學生開始流行聽西洋歌曲與穿著牛仔褲,這種流行文化與何者有關? (A)美麗島事件 (B)二二八事件 (C)解除戒嚴 (D)美軍協防臺灣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77. 臺灣的街頭小巷逐漸出現富有東南亞風味的商店,這是下列哪項原因造成的特殊現象? (A)政府大量開放觀光 (B)東南亞移民漸多 (C)外籍配偶與外籍勞工的大幅增加 (D)東南亞文化逐漸成為流行風格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4
( )678. 近年來臺灣各大學不斷新設「臺灣(語)文學系」,並有客家電視臺、原住民族電視臺的開播,這可謂何種意識形態的表現? (A)深刻思考本土文化、體認鄉土文化的價值 (B)原住民的政治意識提高,無法忽略 (C)選舉因素考量,政治酬庸因素居多 (D)排斥外省籍人士,去除中國文化
答案:A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 )679. 由於光復初期,語言、生活習慣的差異,常造成人民溝通的困難,於是推行「國語運動」,同時禁止使用方言,但卻因此造成哪個問題? (A)阻撓族群融合 (B)對文化復興運動不利 (C)造成經濟發展的困擾 (D)外語學習的意願低落
答案:A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 )680. 侯大導演想要拍攝一齣描述民國四、五十年代的紀錄片,下列哪個場景比較適合在影片中出現? (A)街頭到處可見「反共復國、人人有責」的標語 (B)外籍新娘訴說來臺生活甘苦 (C)原住民掀起還我土地運動 (D)校園民歌的流行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81. 事例(一):宜蓉以臺灣文學的體例創作小說。事例(二):美珍在電視臺主持傳統工藝的節目。上述事例說明哪類文化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A)美國文化 (B)中國文化 (C)韓國文化 (D)鄉土文化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82. 下列對於民國四十、五十年代臺灣文化特色的敘述,何者有誤? (A)收音機與電視機逐漸普及 (B)鄉土文學的盛行 (C)中國傳統文化為主流 (D)美式生活與價值觀念的流行
答案:B
解析:民國六十年代起,鄉土文學興起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4
( )683. 我們今日能夠每個人都能上國民中學是要感謝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的實施。以下哪個人最有可能享受九年義務教育? (A)王爺爺,80歲 (B)李奶奶,70歲 (C)紀伯父,60歲 (D)方姨婆,50歲
答案:D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應用
能力指標:2-4-1
( )684. 民國四十、五十年代,來自美國的牛仔褲、搖滾樂都曾引領流行的風潮。這些美國的文化之所以傳播於臺灣社會的背景為何? (A)因政府極力提倡美式教育 (B)加入WTO後,國人得以低價購買美國商品 (C)大學教育普及,生活洋化 (D)因協防關係的建立,使中美關係更密切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85. 近年來,大量從印尼、越南等地而來的外籍配偶可能為臺灣帶來什麼影響? (A)降低經濟水準 (B)埋沒臺灣本土文化 (C)其子女的教育問題 (D)造成基因混亂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4
( )686. 附表象徵臺灣人民在不同時期常用語言的變革過程,近年來的變化與下列哪個因素有關? (A)反共愛國文學的興起 (B)中國化政策的執行 (C)本土文化的發展 (D)皇民化運動的感染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87. 近年來,學校開設鄉土課程與母語教學;各地的客家文物館、原住民博物館等也相繼成立。這些作法最有助於下列哪種政策的推動? (A)地方自治 (B)終身學習 (C)公民自主 (D)多元文化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88. 選舉時常出現「芋頭、番薯一家親」、「新舊住民大融合」等口號,反映出臺灣地區多元族系的現象。下列哪項為形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 (A)臺灣各地資源豐富 (B)臺灣人口分布不均 (C)移入臺灣定居者多 (D)臺灣是各族系的發源地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89. 下列哪些現象說明臺灣已走向多元文化的發展?(甲)推行「國語運動」 (乙)施行戒嚴 (丙)客家電視臺的成立(丁)原住民文化受到重視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丁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90. 下列何者對於客家文化的保存與傳播有助益? (A)國語連續劇 (B)客家電視臺 (C)網路小說 (D)言情小說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91. 解嚴後政府逐漸重視弱勢團體,改善弱勢團體的處境。下列何項措施不在此範圍內? (A)設立客家委員會 (B)成立原住民族委員會 (C)加入亞太經合會 (D)推動《殘障福利法》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92. 民國七十七年,有一群臺灣的弱勢族群走上街頭,高喊「為求生存、還我土地」的口號,希望能夠引起有關當局對他們的重視。根據你的判斷,這群弱勢族群可能是下列何者? (A)外籍勞工 (B)客家族群 (C)閩南族群 (D)原住民族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93. 近年來,政府逐步放鬆教育政策的各項限制。下列哪個選項不符合現今教育制度的現況? (A)推動多元入學 (B)國民義務教育為六年 (C)教科書一綱多本 (D)實施九年一貫課程
答案:B
解析:民國五十七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94. 下列何者對於客家文化的保存與傳播有助益? (A)國語連續劇 (B)客家電視臺 (C)網路小說 (D)言情小說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95. 近年來大量從印尼及越南等地引進外籍新娘,對臺灣社會的哪個方面最可能造成影響? (A)性別比例 (B)生活水準 (C)家庭教育 (D)政治立場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96. 民國五十年代以後,工業的發展逐漸超越農業,城市人口亦漸漸增加,臺灣社會呈現工業化與都市化的景象。下列何者不符合此時期的景象? (A)工業廢氣、廢水與噪音造成環境汙染 (B)都市的居住空間擁擠 (C)交通壅塞 (D)人際關係更為緊密
答案:D
解析:因現代工商業社會工作繁忙,造成人際關係上的疏離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97. 森田將臺灣人口成長有關的數據做成一個簡表如附表。附表中丁→戊時期,人口在短期內大量成長的原因為何? (A)政府鼓勵生育 (B)醫療衛生進步改善 (C)大陸各省人民移入 (D)外國人大量至臺投資定居

答案:C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 )698. 下列哪些現象說明臺灣已走向多元文化的發展?(甲)原住民族文化受到重視(乙)臺語文學的出現(丙)客家電視臺的成立(丁)推行「國語運動」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丁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 )699. 政府遷臺以來,長期推廣「國語運動」,以降低不同族群之間溝通的障礙,但卻造成下列哪個結果? (A)母語流失,鄉土文化受到忽視 (B)母語斷絕,閩南語等十數種方言無人能說 (C)全民唾棄方言,視方言為中低階層語言 (D)使美、日文化在臺灣日益消失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 )700. 同學們上歷史課時,在討論有關臺灣教育演進發展。下列同學發表的意見,何者正確? (A)陳同學:「日治時期,臺灣的中等教育就已經相當普及了。」 (B)林同學:「政府遷臺初期,即推動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C)王同學:「政府於民國八十年代,推動多元入學方案。」 (D)李同學:「我國已實施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多年。」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二、填充題:
1. 臺灣與澎湖於《馬關條約》中被清廷割讓給日本。臺灣紳民不願接受此一情形,乃自組( )。
答案:臺灣民主國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2. 1930年代,臺灣為了配合日本的南進政策,除了以武官出任總督外,更推行( )、( )與南進基地化的統治原則,使臺灣成為日本前進華南與( )的前哨站。
答案:皇民化,工業化,南洋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3. 1930年代,總督府為配合( )進策略,經濟方面以「農業( ),工業( )」為目標,希望將臺灣建設成前進南洋的工業基地。
答案:南,南洋,臺灣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4. 總督府致力於改善財政,推動基礎建設,全力扶植( )、( )產業;此外,為增加財政收入,陸續將( )、樟腦等物資列為專賣。
答案:米,糖,鴉片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5. 日治時期,總督府在臺灣進行多項建設。請根據課堂所學,回答下列問題。
(1)清領後期, 初建基隆到臺北段的鐵路。
(2)日治時期完成了基隆到 段的西部縱貫鐵路。
(3)日治時期,總督府擴建 港、高雄港兩大港口。
(4)日治時期, 水力發電所完工,提供工業發展所需的動力。
(5)八田與一主導興建的 大圳,對嘉南平原的農業發展有著相當大的貢獻。
答案:(1)劉銘傳。
(2)高雄。
(3)基隆。
(4)日月潭。
(5)嘉南。
出處:南一習作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6. 日治時期,總督府為有效防治傳染病,建立( )設施;又建立( )制度,如公立醫院,強制預防注射等。
答案:公共衛生,醫療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7. 總督府透過( )與司法制度的建立,臺灣民眾逐漸養成守法習慣;並透過教育及公共宣導,引進一週七天的( )制與格林威治的( )制,藉以養成臺灣民眾守時觀念。
答案:學校教育,星期,標準時間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8. 1927年,蔣渭水成立( ),主張確立民主政治,革除不良制度,為臺灣史上第一個政黨。
答案:臺灣民眾黨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9. 日治時期,政治運動方面,林獻堂等士紳在1921年至1934年間,共發動十五次的連署請願,呼籲日本政治在臺成立( )。
答案:議會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10. 臺灣光復初期,因部分接收官員趁機( )收賄,風紀欠佳。戰爭破壞、( )撤出。政府徵調臺灣的糧食、物資運往大陸,導致物資短缺,( )隨之高漲,引起民眾不滿。臺灣民眾與外省人之間,也因( )、( )與生活習慣等差異,時常發生誤解與爭端。
答案:貪汙,日資,物價,語言,文化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11. 二二八事件後,( )電請國民政府派軍隊來臺,在各地展開鎮壓,並以「( )」為名,殺害不少臺民,許多社會菁英亦受牽連。二二八事件後,影響臺灣日後的( )發展和( )關係。
答案:陳儀,清鄉,政治,族群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12. 民國( )年底,國民政府因在( )中失利,被迫遷臺,國際地位極不穩固。
答案:三十八,國共內戰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13. 民國六十、七十年代,黨外運動風起雲湧,國內、外出現各種要求改革的聲浪。( )總統體認時勢,在民國( )年廢除戒嚴令。組黨、辦報等各項基本權利獲得充分保障,政黨活動日益活躍,政治也邁向自由化與民主化。( )遂成為臺灣民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答案:蔣經國,七十六,解嚴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14. 民國八十年代,多項重要選舉均有大幅變革,如( )全面改選,臺灣省省長、( )與( )兩直轄巿巿長改為民選。
答案:中央民意代表,臺北,高雄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15. 民國( )起,總統、副總統改由( )產生。
答案:八十五,全民直接選舉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16. 民國( )年,美麗島雜誌社在( )舉行國際人權日紀念大會,呼籲政府( ),結果與軍警爆發流血衝突,許多黨外人士陸續遭到逮捕,是為美麗島事件。
答案:六十八,高雄,解除戒嚴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17.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初期,即努力爭取友邦,以確保國際地位,但實際成效不佳。民國 ( )年,( )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入會案,我國則秉持「( )」的原則,先行退出聯合國。此後,各國相繼與( )建交,我國的外交處境日益艱難。
答案:六十,聯合國,漢賊不兩立,中國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18.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初期,即努力爭取友邦,以確保國際地位,但實際成效不佳。民國 ( )年,( )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入會案,我國則秉持「( )」的原則,先行退出聯合國。此後,各國相繼與( )建交,我國的外交處境日益艱難。
答案:六十,聯合國,漢賊不兩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19. 民國八十年,政府為處理兩岸事務,成立「( )」,另外委託「( )」負責與中國的「( )」建立非官方關係。
答案:大陸委員會,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峽兩岸關係協會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20. 民國四十二年起,政府開始推動六期的經濟建設計畫,初期為「( )」策略,其目標是積極生產電器、化學肥料等民生必需品,減少對進口物資的依賴。後來又推動以拓展海外巿場、賺取外匯為目標的( )策略,並在( )與( )等地成立( ),發展紡織、製鞋、電子裝配等產業。
答案:進口替代,出口擴張,高雄,臺中,加工出口區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21. 由於國內( )增加,過去勞力密集的優勢不復存在,政府乃開始推動「( )」策略。民國六十九年,以電子資訊產業為重心的( )工業園區成立。
答案:勞動成本,產業升級,新竹科學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22. 民國八十年代,政府為了促進貿易的自由化與國際化,先後加入( )及( ),積極拓展貿易空間。
答案: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世界貿易組織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23. 戰後初期,政府為重整經濟,發行( )以穩定金融。推動( )、( )、( )等土地改革措施,以改善多數佃農的生活,並調整土地所有權的分配。
答案:新臺幣,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24. 由於國內( )增加,過去勞力密集的優勢不復存在,政府乃開始推動「( )」策略。民國六十九年,以電子資訊產業為重心的( )工業園區成立。
答案:勞動成本,產業升級,新竹科學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25. 臺灣在五十年代以後,工業的生產總值和就業人口逐漸超越農業,大量人口從( )移居( ),都市化程度逐漸提高,但也產生許多問題,如( )、( )與( )等。
答案:鄉村,都市,環境汙染、交通擁擠、人際關係疏離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三、題組:
1. 「大明慈悲國奉旨,平臺征伐天下大元帥余示諭三百萬民知悉……日本小邦倭賊,背主欺君,拒獻貢禮,不遵王法,藐視中原,侵犯疆土……乙未五月,侵犯臺疆,苦害生靈,刻剝膏脂……今年乙卯五月,倭賊到臺二十有年已滿,氣數為終,天地不容,神人共怒。我朝大明,國運初興,本帥奉天,舉義討賊,興兵伐罪,大會四海英雄,攻滅倭賊,安良鋤暴……爾等萬民,各宜凜遵而行,勿違於天,特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所反映出的歷史事實與下列何者有關? (A)苗栗事件 (B)霧社事件 (C)西來庵事件 (D)林爽文事件
2.當時擔任「天下大元帥」的是下列何人? (A)羅福星 (B)劉永福 (C)余清芳 (D)莫那魯道
3.事件發生後,臺灣的情況有何轉變? (A)臺人因此感到失望,紛紛移民海外 (B)日人尊重臺人意願,允其完全自治 (C)臺人漸以社會與政治運動取代武裝抗日 (D)中華民國政府出兵臺灣,助臺人擊敗日軍
答案:(1)C;(2)C;(3)C。
出處:南一習作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2. 日本海軍大將樺山資紀治理臺灣時,由於掌握行政、立法、司法、軍事等權於一身,就連首相在國內也沒有那麼大的權力,因而被稱為臺灣的「土皇帝」。請問:
(1)這位「土皇帝」在臺灣的正式職稱為何? (A)大人 (B)大帥 (C)總督 (D)行政長官
(2)樺山擁有「立法權」,是由什麼法律所賦予的權力? (A)《三六法》 (B)《法六號》 (C)《六三法》 (D)《法三號》
答案:(1)C;(2)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3. 大家耳熟能詳的臺語老歌「雨夜花」,在1940年代初期曾被改寫為《榮譽的軍伕》,歌詞內容節錄如下:「獻與天皇,我的生命,為著國家,不會憐惜……如要凋謝,必做櫻花,我的父親,榮譽軍伕。」請問:
(1)當時日本政府改寫這首歌的目的是什麼? (A)促進臺灣人民具有熱愛鄉士的情懷 (B)激發臺灣人民為日本犧牲的愛國精神 (C)希望臺灣人民效忠清朝皇帝而犧牲生命 (D)鼓舞臺灣人民奮勇抵抗日軍的入侵
(2)從《榮譽的軍伕》內容與年代判斷,改寫的背景應該為何? (A)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 (B)臺灣民主國抗日期間 (C)皇民化運動時期 (D)甲午戰爭期間
答案:(1)B;(2)C。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應用
能力指標:2-4-1
4. 依據附圖找出下列問題答案:

(1)臺灣民主國失敗後,臺灣各地抗日事件仍層出不窮。其中由余清芳領導,是日治時期犧牲人數最多的事件,為圖中何區? (A)甲 (B)乙 (C)丙 (D)丁
(2)為了聯絡東南亞地區,總督府分別在臺灣擴建哪兩個港口,使臺灣因而成為往來東南亞的重要中繼站? (A)戊、庚 (B)庚、辛 (C)丁、戊 (D)丁、辛
(3)日治時期,哪一區水利設施的興建,為臺灣的農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A)己 (B)庚 (C)戊 (D)辛
(4)西元1934年,何區發電所建設的完工使得工業動力大幅增加? (A)甲 (B)己 (C)辛 (D)戊
(5)圖中哪一地區爆發的抗日事件,因日軍使用毒氣而遭受國際譴責?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C;(2)C;(3)B;(4)B;(5)B。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5. 日治時代臺灣作家賴和,在他的小說《一桿秤仔》中,有一段描述主角得參與他妻子間的對話:「……一天早上,得參買了一擔生菜回來……他妻子才發覺少了一桿『秤仔』(秤)。得參想『怎麼好?』得參妻子說『要買一桿,可是官廳的專利品,不是便宜的東西,那兒來的錢?』於是得參的妻子趕快到隔鄰去借一桿回來……因為巡警們專在搜索小民的細故,來做他們的成績……舉凡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通在取締範圍中……。」請問:
(1)為什麼故事主角買一個秤,必須向日本官廳用高價購買? (A)總督府統一度量衡之後,臺灣人的秤不合規定 (B)製作秤需要精密技術,當時臺灣人不會製作 (C)秤是總督府的專賣商品,民間不得私自販售 (D)總督府強迫臺灣人民使用不標準的秤
(2)臺灣總督府為何限制特定商品必須由政府獨占經營? (A)為了讓臺灣財政自給自足 (B)限制臺灣商品賣到日本 (C)鼓勵日本商品賣到臺灣 (D)避免臺灣經濟超越日本
答案:(1)A;(2)A。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6. 藤原是1930年代隨著父親來臺的日本小孩,並定居在嘉南平原此一全臺最富饒的農產區。請問:
(1)藤原放學後在家附近閒逛,他最可能在途中看到下列哪項建築工程? (A)八堡圳 (B)嘉南大圳 (C)日月潭水力發電所 (D)阿里山小火車
(2)就當時的生活環境而言,藤原較不可能遇到下列哪種狀況? (A)與擔任警察的父親出門時,聽到父親被村民尊稱為「大人」 (B)臺籍女同學美珍,改名為櫻桃子 (C)可以搭環島火車遊遍全臺 (D)每天晚餐吃著香甜的蓬萊米
(3)當時日本對外的戰爭為何? (A)第一次世界大戰 (B)中日戰爭 (C)甲午戰爭 (D)中法戰爭
答案:(1)B;(2)C;(3)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7. 有人說「教育是國民養成的最主要方式,也是文化傳遞的重要手段」,因此從教育政策即可看出國家政策。請問:
(1)日治時期,臺灣的初等教育以身分的不同劃分進入不同的學校,這是基於何種教育政策? (A)差別待遇 (B)保甲制度 (C)民族自決 (D)九年一貫
(2)當時,臺灣人多被鼓勵念師範學校、醫學校,這是因為當時的中等教育以何種原則為主? (A)推理 (B)實用 (C)語文教育 (D)同化
答案:(1)A;(2)B。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8. 臺灣目前的生活習慣,大多在日治時期所奠定。請問:
(1)總督府在時間方面有多項革新,下列何者不是日治時代的特色? (A)規定以日本「中央標準時區」為準 (B)建立標準時間制度 (C)在公共場合設置公眾時鐘 (D)保留中國原有的時間觀念
(2)臺灣地處副熱帶,傳染病猖獗,總督府如何防止疾病的流傳?(甲)各地設公共醫院(乙)定期防疫工作(丙)鼓勵人民求神問卜(丁)倡導個人衛生的養成 (A)甲丙丁 (B)甲乙丙 (C)甲乙丁 (D)乙丙丁
(3)總督府如何建立民眾的守法觀念?(甲)以警察政治配合保甲制度(乙)透過軍事教育倡導現代法治觀念(丙)引進西方司法制度(丁)使用高壓統治手段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丙丁
答案:(1)D;(2)C;(3)C。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9. 威利是英國傳教士,他曾於清領時期來到臺灣,後來轉往中國大陸傳教,1920年代再次來到臺灣。他對於臺灣社會風貌的改變大感驚奇。請問:
(1)下列何者不會是讓威利感到驚奇的地方? (A)沒有婦人纏足 (B)街道整齊寬敞 (C)守時的概念 (D)有人在吸食鴉片
(2)威利趁假日四處參觀,下列何者不可能是他可能會參觀到的建築? (A)法院 (B)總統府 (C)百貨公司 (D)公立醫院
答案:(1)D;(2)B。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10.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民族自決」、「民主自由」思潮的影響下,臺人展開各種政治與社會運動,試圖爭取平等待遇。1921年8月18日,蔣渭水等人起草了臺灣文化協會旨趣書,兩個月後在臺北大稻埕的靜修女子學院(今臺北市私立靜修女中)召開文化協會成立大會,出席人士以醫師、地主、公學校畢業生、學成歸國的留學生為主,共一千多人參加。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所反映出的事實與下列何者較有關? (A)臺人追求民主自由,決心脫離日本統治 (B)協會成立目的是為了謀求臺灣文化發展 (C)協會最終目標是為了建立臺灣人的國家 (D)協會成立時,正好處於皇民化運動時期
(2)當時協會所推行的各種活動,包括下列何者?(甲)興辦報紙(乙)辦演講會(丙)武裝暴動(丁)文化研習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乙丁 (D)甲丙丁
(3)臺灣文化協會對臺灣社會有何影響? (A)日本政府尊重臺人意願,允許其自治 (B)臺灣人再次使用武力反抗日本的統治 (C)總督府徹底開放經濟利益給臺灣民眾 (D)雖然最後仍遭壓制,但帶來文化啟蒙
(4)臺人以政治、社會運動爭取權益的時間大致為何? (A)甲午戰爭時 (B)一次大戰後 (C)二次大戰後 (D)中日戰爭時
(5)當時何人刊行臺灣民報,致力於啟迪民智,提升文化水準? (A)羅福星 (B)余清芳 (C)蔣渭水 (D)莫那魯道
(6)當時有人主張確定民主政治,並創立臺灣史上第一個政黨。請問:此一政黨為何? (A)臺灣民眾黨 (B)中國民主黨 (C)民主進步黨 (D)中國國民黨
(7)部分臺人向日本政府要求更多的政治權利,於是在1930年成立了哪個主張公民普選的組織? (A)臺灣民眾黨 (B)臺灣文化協會 (C)臺灣眾議會 (D)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8)1935年,臺人要求公民普選的主張獲得部分落實,這是指下列何者? (A)臺灣總督直接民選 (B)臺灣議會議員選舉 (C)地方議員半數民選 (D)臺灣獨立公民投票
答案:(1)B;(2)C;(3)D;(4)B;(5)C;(6)A;(7)D;(8)C。
出處:南一習作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11. 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民族自決及民主自由思潮的影響,臺灣人在西元1920年代前後開始展開政治、文化運動,爭取平等待遇,其中又以林獻堂、蔣渭水等人最力。請問:
(1)蔣渭水醫生為臺灣社會開了一份診斷書,認為臺灣人之病是營養不良,要投下何藥方長期治療? (A)發展經濟 (B)開發交通 (C)文化運動 (D)休閒娛樂
(2)西元1921年,蔣渭水成立「臺灣文化協會」,創刊「臺灣民報」,對當時的臺灣社會有何貢獻? (A)促使總督府實施地方自治 (B)促使總督府極力推行「同化政策」 (C)促使總督府尊重臺灣人的文化 (D)啟迪民智、喚醒民族意識、促進社會改造
答案:(1)C;(2)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12.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臺灣人受到國際民族自決及民主自由思潮影響,在1920年代前後開始展開政治、文化運動,爭取平等待遇,其中又以林獻堂、蔣渭水等人最為努力。請問:
(1)蔣渭水是名醫生,他為臺灣社會開了一份診斷書,認為臺灣社會之病是營養不良,要投下什麼藥方長期治療? (A)發展經濟 (B)開發交通 (C)文化運動 (D)休閒娛樂
(2)1921年,「臺灣文化協會」成立,並發行「臺灣民報」,對當時的臺灣社會有何貢獻? (A)促使總督府實施地方自治 (B)促使總督府極力推行「同化政策」 (C)促使總督府尊重臺灣人的文化 (D)啟迪民智、喚醒民族意識、促進社會改造
答案:(1)C;(2)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13. 民國三十六年因緝私行動處理不當而激起民眾宿怨。臺灣行政長官陳儀恐有叛亂,請求中央調軍鎮壓。國軍來臺進行武力掃蕩,致使許多人士遭到迫害,臺灣上演了一場恐怖的悲劇。請問:
(1)這場悲劇在歷史上名為何者? (A)二二八事件 (B)苗栗事件 (C)牡丹社事件 (D)西來庵事件
(2)這場悲劇的導火線是查緝何種走私物品? (A)洋酒 (B)樟腦 (C)鴉片 (D)香菸
答案:(1)A;(2)D。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14. 小軒聽爺爺講述故事說:「國軍英勇作戰,抗戰到底,臺灣才能擺脫五十年的殖民統治,進入中華民國時期,這是臺灣光復的由來。」請回答下列相關的問題:
(1)小軒的爺爺所提到的戰爭,應該是指下列哪場戰爭? (A)甲午戰爭 (B)第一次世界大戰 (C)第二次世界大戰 (D)國共內戰
(2)臺灣脫離五十年的殖民統治,是指脫離下列哪個政權的統治? (A)荷蘭 (B)日本 (C)清朝 (D)中共
(3)小軒的爺爺所說的臺灣光復發生在哪年? (A)民國元年 (B)民國三十四年 (C)民國五十年 (D)民國六十年
(4)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設立哪個機構,負責臺灣的接收與治理的工作? (A)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B)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 (C)臺灣省政府 (D)臺灣調查委員會
(5)當時負責臺灣接收和掌管省政工作的最高官員,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權力與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哪個職務幾乎相同,因而備受臺灣輿論的批評? (A)總統 (B)警察 (C)保正 (D)總督
答案:(1)C;(2)B;(3)B;(4)A;(5)D。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15. 小軒看到今年全臺各地舉行了許多「二二八事件」的紀念活動,也從電視及報紙中看到許多「二二八事件」的歷史紀錄片及相關報導,請回答下列相關的問題:
(1)民國九十六年舉行許多二二八事件的紀念活動,是因為該年是二二八事件爆發多少週年? (A)四十週年 (B)五十週年 (C)六十週年 (D)七十週年
(2)此一事件爆發在臺灣歷史上的哪個時期? (A)日本統治後期 (B)臺灣光復初期 (C)政府遷臺初期 (D)臺灣解嚴初期
(3)關於二二八事件爆發的背景,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政府實施統制經濟 (B)政府職務多由本省籍人士擔任 (C)強迫人民改變日本化現象 (D)物價飛漲,社會不安
(4)二二八事件爆發的導火線為何? (A)政府查緝私菸手段不當 (B)臺灣共產黨攻擊政府 (C)知識分子要求省長民選 (D)殘餘日軍煽動叛亂
(5)二二八事件擴大後,臺灣全島發生暴動,國民政府如何處理? (A)增派軍隊強力鎮壓 (B)積極安撫臺灣人民 (C)高壓懷柔同時進行 (D)重用知識分子調解糾紛
(6)二二八事件的爆發及擴大,當時的官吏有許多失當的措施。此事件發生時,負責臺灣地區政務的最高首長為何? (A)蔣中正 (B)蔣經國 (C)陳儀 (D)陳誠
答案:(1)C;(2)B;(3)B;(4)A;(5)A;(6)C。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16. 小軒聽爸爸興高采烈的講述說:「爸爸一大清早就準備去附近的投票所,要用我神聖的一票,選出最適合的總統人選,這實在是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創舉。」請回答下列相關的問題:
(1)小軒的爸爸講述的總統選舉方式,是下列何者? (A)行政院推選 (B)立法院推選 (C)人民直選 (D)國民大會推選
(2)小軒的爸爸講述的總統選舉方式,最早發生在何時? (A)民國三十四年 (B)民國三十八年 (C)民國八十五年 (D)民國八十九年
(3)當時當選總統的是下列何人? (A)蔣中正 (B)蔣經國 (C)李登輝 (D)陳水扁
答案:(1)C;(2)C;(3)C。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17. 小軒的奶奶告訴他,臺灣光復不久,中華民國政府就遷來臺灣,當時實行威權統治,人民缺乏民主自由,但社會安定,臺灣經濟起飛。請回答下列相關的問題:
(1)中華民國政府遷來臺灣的主要背景為何? (A)臺灣光復,政府遷都臺灣 (B)二二八事件爆發,政府遷都鎮壓 (C)因應政府退出聯合國的危機 (D)國共內戰失利,政府退守臺灣
(2)中華民國政府遷來臺灣的年代,是在何時? (A)民國三十四年 (B)民國三十六年 (C)民國三十八年 (D)民國六十年
(3)當時小軒的舅公,參與黨外人士舉辦的集會活動,因而遭到軍警的逮捕入獄。他是觸犯了什麼法令? (A)《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B)《戒嚴令》 (C)《集會遊行法》 (D)《選舉罷免法》
答案:(1)D;(2)C;(3)B。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18. 小軒的媽媽拿出舊的剪報和照片,上面報導臺灣解除戒嚴令的新聞。媽媽告訴小軒,戒嚴令的解除對臺灣的民主化產生深遠的影響。請回答下列相關的問題:
(1)小軒的媽媽拿出的剪報,應該是哪一年的報紙? (A)民國六十年 (B)民國六十八年 (C)民國七十六年 (D)民國八十年
(2)宣布解除臺灣戒嚴的總統是下列何人? (A)蔣經國 (B)李登輝 (C)陳水扁 (D)陳誠
(3)戒嚴令的解除,對臺灣的政治民主化產生深遠的影響,其最主要的內容為何? (A)廢除黨禁、報禁 (B)辦理地方選舉 (C)開放出國觀光 (D)人民直選總統
答案:(1)C;(2)A;(3)A。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19. 忠盛與爺爺聊天時,爺爺提到:「我曾在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十日參加國際人權日紀念大會。當時憲警和部分與會民眾爆發激烈衝突,許多人因此被捕入獄。此事還一度受到國際媒體的關切呢!」請回答下列問題:
(1)當時發起這個紀念大會的是位於何處的哪家雜誌社? (A)臺北市,蓬萊島雜誌社 (B)高雄市,美麗島雜誌社 (C)苗栗縣,臺灣民報發行部 (D)臺南市,自由中國雜誌社
(2)事後,黨外人士於民國七十五年突破政治禁忌,成立下列哪個政黨? (A)中國民主黨 (B)臺灣民眾黨 (C)中國國民黨 (D)民主進步黨
(3)現今臺灣人民能夠合法進行遊行請願,是哪項政治措施的影響所致? (A)解除戒嚴 (B)實行地方自治 (C)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D)增補選中央民意代表
答案:(1)B;(2)D;(3)A。
出處:南一習作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20. 我國某位外交官在一場大會上發表如下的聲明:「我們嚴正的向大會表達心中的不滿與抗議,中國的代表權只有一個,那個代表就是 甲 。我們秉持『漢賊不兩立』的立場,絕對不允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存於殿堂中。因此,我們在此宣布退出 乙 。」隨即含淚走出會場。請回答下列問題:
(1)文中的「甲」應是指下列何者? (A)中華臺北 (B)中華民國 (C)中國臺北 (D)中華人民共和國
(2)文中的「乙」應是指下列何者? (A)聯合國 (B)國際聯盟 (C)亞太經合會 (D)世界貿易組織
(3)文中描述的是何時我國在外交上所遭遇的困境? (A)民國五十年 (B)民國六十年 (C)民國七十年 (D)民國八十年
答案:(1)B;(2)A;(3)B。
出處:南一習作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21. 有3個臺灣人死後在天國相聚,自我介紹時,他們各自針對出生年代、以及所處的時代作簡短的說明。請問:
甲君:1923年生,一個較沒有自由但有秩序、安全感的年代
乙君:1945年生,正是改朝換代,令人歡欣鼓舞的一年
丙君:1979年生,國家外交陷入困境的一年
(1)甲君所處的時代「較沒有自由但有秩序、安全感」,是因為當時的哪種社會現象? (A)守法觀念的養成 (B)守時觀念的落實 (C)民主自由的發展 (D)地方自治的爭取
(2)乙君說:「正是改朝換代,令人歡欣鼓舞的一年」,這是與下列哪場戰爭結束有關? (A)甲午戰爭 (B)第一次世界大戰 (C)第二次世界大戰 (D)國共內戰
(3)丙君出生的那一年,「國家外交陷入困境」是指哪件事情? (A)二二八事件 (B)中共加入聯合國 (C)日本承認中共在國際上的地位 (D)美國與中共建交,並宣布中止《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4)乙君說:「正是改朝換代,令人歡欣鼓舞的一年」,這是哪兩個時代的轉換? (A)日本殖民→中華民國 (B)日本殖民→中華人民共和國 (C)清領時期→日本殖民 (D)中華民國→日本殖民
答案:(1)A;(2)C;(3)D;(4)A。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22. 一位臺灣近代的外交官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如下的聲明:「我們嚴正的向大會表達心中的不滿與抗議,中國於聯合國的代表權只有一個,那個代表就是 甲 。我們秉持 乙 的立場,絕對不允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存於聯合國的殿堂中。因此,我們在此宣布退出聯合國。」隨即含淚毅然的走出會場。請依據上面的描述,回答下列問題:
(1)空格「甲」應為下列何者? (A)中華人民共和國 (B)中華臺北 (C)中國臺北 (D)中華民國
(2)空格「乙」應為下列何者? (A)寧願玉碎、不為瓦全 (B)漢賊不兩立 (C)是可忍,孰不可忍 (D)同歸於盡
(3)我國宣布退出聯合國,在外交上陷入無比的困境,時值民國幾年? (A)民國五十年 (B)民國六十年 (C)民國七十年 (D)民國八十年
答案:(1)D;(2)B;(3)B。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1
23.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外交受挫,使整個臺灣社會處於低迷的氛圍之中。請回答下列問題:
(1)政府遷臺之初,宣揚「保密防諜,人人有責」的口號,其中「諜」指的是誰? (A)美國政府 (B)日本政府 (C)民主進步黨 (D)中國共產黨
(2)民國六十年代以後,我國為拓展外交空間,做了下列哪項努力? (A)成功突破中共的外交封鎖,提升國際地位 (B)派出農耕隊、醫療隊援助非洲、美洲友邦 (C)宣揚「漢賊不兩立」,斷絕與美國的往來 (D)鼓勵民間以金錢、婚姻等方式與國際交流
答案:(1)D;(2)B。
出處:南一習作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24. 小豬利用暑假到金門觀光,參觀了當地著名的鋼刀廠,他看到老闆親自示範切割廢棄炮彈的彈殼、鍛造鋼刀等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鋼刀之所以成為金門的「名產」之一,是因為原料取自當地許多廢棄的炮彈殼。這種現象的產生,是由於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初期,兩岸關係處於下列何種情況? (A)和平對峙 (B)軍事對抗 (C)經貿交流 (D)談判協商
(2)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初期,中共對臺灣的政策為何? (A)武力解放臺灣 (B)放棄武力犯臺 (C)一國兩制、和平統一 (D)三通四流、加強往來
(3)民國六十八年,中共再次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內容提出結束兩岸軍事對峙、擴大兩岸交流等和平統戰方針,我國政府則提出了三不政策加以因應。所謂「三不政策」的範疇所指為何?(甲)不接觸(乙)不談判(丙)不抵抗(丁)不妥協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乙丁 (D)甲丙丁
(4)解嚴以後,我國政府成立哪個負責處理兩岸事務的機構? (A)大陸委員會 (B)海峽交流基金會 (C)國家統一委員會 (D)海峽兩岸關係協會
(5)解嚴以後,我國民間則由哪個單位協助處理兩岸事務? (A)大陸委員會 (B)海峽交流基金會 (C)國家統一委員會 (D)海峽兩岸關係協會
答案:(1)B;(2)A;(3)C;(4)A;(5)B。
出處:南一習作
認知歷程向度:知識
能力指標:2-4-1
25. 紅詩的暑假作業是藉由資料的收集,歸納出臺灣六十年代的文學風潮,在過程中她得到幾筆資料,如洪醒夫《黑面慶仔》、陳映真《夜行貨車》、王禎和《嫁妝一牛車》及楊青矗《工廠女兒園》等。請問:
(1)上述這些六十年代的書籍,偏向哪方面的內容描述? (A)以社會中下層階層的生活為主 (B)以懷念大陸故鄉的生活為主 (C)以達官貴人的風流韻事為主 (D)以女性的婚姻生活為主
(2)在此文學風潮之後,民國七十、八十年代後的文學風潮則呈現何種特色? (A)多元文化 (B)反共思想 (C)哈美風潮 (D)愛國運動
答案:(1)A;(2)A。
解析:(1)六十年代盛行鄉土文學;(2)解嚴後,各種言論及思想獲得多元的發展空間
認知歷程向度:理解
能力指標:2-4-1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擠滿了歸心似箭的老兵他們流著眼淚拉高著嗓門拚了老命搶著為數不多的申請表不到十分鐘三千份表格即已被搶光急得申請不及的老兵直跳腳 因為興建北捷多名勞工罹患潛水夫症喪失工作能力引發受害勞工及家屬走上街頭示威抗議請問:此種對抗國家和財團聯合開發和汙染行為是出現於臺灣的哪個年代 中共於1971年進入聯合國以後不但與我邦交國紛紛建交並以一個中國的原則打壓我國的外交發展空間因此政府採取哪一項措施以確保我國的國際地位 1971年發生一件舉國震驚的大事當時臺灣民眾普遍認為美國總統尼克森拋棄了中華民國這個昔日盟友去擁抱中共請問:上述這起大事為何 民國三十八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北遷臺以後政局並不安定有許多重大事件發生影響到臺灣的生存如:甲八二三炮戰發生乙韓戰爆發丙臺灣退出聯合國丁臺美斷交以上這些事件發生的正確先後次序應為哪個組合 與中華民國有107年邦交的中美洲友邦巴拿馬在2022年6月宣布與我國斷交失去邦交國意味著我國的國境處境日漸孤立請問:若要打破此種外交困境下列哪一方式不是我國現階段所會採取的措施 我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中國的堅持與打壓下而在國際社會中處於尷尬的地位為了突破這種外交封鎖我國在1980年代後期改變外交策略開始用經濟實力讓國際看到臺灣請問:這個轉變是從哪一總統任內開始的